前列腺炎的自測與康復
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病,在泌尿外科男性患者50歲以下中占首位。1995年制定了一種新的前列腺炎分類方法,I型:相當於傳統分類方法中的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Ⅱ型:相當於傳統分類方法中的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Ⅳ型:無症狀性前列腺炎。其中非細菌性前列腺炎遠較細菌性前列腺炎多見。首先要進行臨床評估,確定疾病類型,針對病因選擇治療方方法,對疾病的錯誤理解、不必要的焦慮以及過度節欲會使症狀加重。前列腺炎可能是一種症狀輕微或全無症狀的疾病,也可能是一種可自行緩解的自限性疾病,也可能是一種症狀複雜,導致尿路感染、性功能障礙、不育等的疾病,對患者的治療既要避免向患者過分渲染本病的危害性,也要避免對本病治療採取簡單、消極、盲目偏重抗生素治療的態度,應採用個體化的綜合治療。
目前多主張喹諾酮類藥物如氧氟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若無效繼續用8周。復發且菌種不變,改用預防劑量以減少急性發作,使症狀減退。長期應用抗生素若誘發嚴重副反應,如假膜性腸炎、腹瀉,腸道耐藥菌株滋長等,需更換治療方案。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是否適宜使用抗菌藥物治療,臨床上仍有爭論。“無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也可使用對細菌和支原體有效的藥物,如喹諾酮類藥物,與四環素、喹諾酮類藥物並用或間隔使用。如果抗生素治療無效,確認為無菌性前列腺炎者,則停用抗生素治療。此外,用雙球囊導尿管封閉前列腺部尿道,從尿道腔注入抗生素溶液反流入前列腺管,亦可達到治療目的。
只有少數患者有急性病史,多表現為慢性、復發性經過。I型及Ⅱ型前列腺炎主要致病因素為病原體感染,病原體隨尿液侵入前列腺,導致感染。病理解剖證實前列腺炎病變一般局限于外周帶,此處腺管與尿流垂直線逆向開口於後尿道,易致尿液反流,而中央帶及移行帶腺管走向與尿流方向一致,不易發生感染。Ⅲ型發病機制未明,病因學十分複雜,存在廣泛爭議。多數認為其主要病因可能是病原體感染,排尿功能障礙,精神心理因素,神經內分泌因素,免疫反應異常,氧化應激學說,下尿路上皮功能障礙等。IV型缺少相關發病機制的研究,可能與Ⅲ型的部分病因與發病機制相同。最近研究還發現尿液的尿酸鹽不僅對前列腺有刺激作用,還可沉澱成結石,堵塞腺管,作為細菌的庇護場所。這些發現可以闡明前列腺炎綜合征其實是多種疾病的共同表現,而且臨床表現複雜多變,可產生各種併發症,也可自行緩解。
常規檢查通常採用濕圖片法和血細胞計數板法鏡檢,後者具有更好的精確度。正常前列腺液沉渣中白細胞的含量在高倍顯微鏡的每個視野應低於10個。如果前列腺液的白細胞數量>10個/視野,就高度可以為前列腺炎,特別是前列腺液中發現含有脂肪的巨噬細胞,基本可確診前列腺炎。但是有些慢性細菌性前列腺液患者的前列腺液中白細胞數量可能視野;另有部分正常男性其前列腺液中白細胞數量>10個/視野。因此,前列腺液中白細胞的檢查只是前列腺液細菌學檢查的輔助方法。
前列腺液培養發現致病病原體是選擇抗菌藥物治療的依據。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若有細菌感染徵象,經一般療法治療無效,亦可適當採用抗菌藥物治療。抗菌藥物的選擇需注意前列腺腺泡與微循環間存在由類脂膜構成的前列腺-血屏障,妨礙了水溶性抗生素通過,大大降低了治療效果。當有前列腺結石存在時,結石可成為細菌的庇護體。上述諸因素構成了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治療上的困難,需要較長的療程,且容易復發。對伴有膀胱功能過度活動症表現如尿急,尿頻,夜尿增多但無尿路梗阻的前列腺炎患者,可以使用M-受體拮抗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