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症狀體征1.症狀 常見的症狀有頭痛,失眠,食欲減退,疲倦,呼吸困難等,但各作者所報告的急性高原病的症狀發生率各有差異(表1)。頭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常為前額和雙顳部跳痛,夜間或早晨起床時疼痛加重。肺通氣增加如用口呼吸,輕度活動等可使頭痛減輕。頭痛嚴重時可能有視力障礙,但眼底檢查正常。另外,失眠,多夢,耳鳴,眩暈,精力不集中,判斷能力下降等神經系統的症狀也常發生。胃腸道的症狀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嚴重者有噁心,嘔吐,甚至腹痛。有位學者曾快速到達海拔5100m時突然下腹絞痛,腹脹並伴有壓迫感,噁心,有便意但無腹瀉;當迅速撤回到4000m時症狀逐漸消失。呼吸加深加快,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常為勞力性,若靜息時出現呼吸困難,是高原肺水腫的先兆。個別人夜間出現週期性呼吸,頻繁性驚醒。2.體征 急性高原病無特殊體征。通常可口唇、指趾甲床發紺。心率可速可緩,但多數作者報告,有心跳加快或出現陣發性心動過速,並偶爾有期前收縮。Singh檢查了1975名患有急性高山病者,發現有2/3的人心動過緩。血壓可正常,但也會出現一過性低血壓或高血壓。心尖區可聞及Ⅰ-Ⅱ級收縮期雜音,肺動脈瓣區第二音增強或亢進。偶在一側肺部聞及局限性的幹囉音,這可能由肺血管收縮所致,但呼吸音清晰無濕性囉音。嚴重者面部及下肢水腫。
高原反應用藥治療治療基本原則是早期診斷,避免發展為嚴重高原病。輕型病人無特殊治療,多數人在12~36h內獲得充分習服後,症狀自然減輕或消失。對症狀持續甚至惡化者需要酌情處理,其治療原則是:1.休息 休息是重要的治療措施,過度活動可增加氧耗量,降低血氧飽和度,加重症狀。因此,對輕型者要減少活動量,適當休息,但對中、重型病人應臥床休息。對精神緊張,心理很不穩定者,需要給予心理治療,解除顧慮和恐懼。急性高原病者可以繼續留在高原,但要密切觀察,一旦有急性高原肺水腫或腦水腫先兆出現時可考慮送回低海拔處,或就地積極有效地進行治療。2.吸氧 吸氧對治療高原病很重要,但對急性高原病的效果比預期的要小。間斷性小量吸氧有可能延緩機體高原的習服過程。故輕、中型病人原則上不宜吸氧為好,但對特別重者夜間可低流量吸氧,一般每分鐘1~2L為合適。3.鎮靜和止痛對於精神緊張,煩躁不安,心動過速者可酌情使用鎮靜劑。一般可選地西泮(安定)5mg,口服或肌內注射。氯丙嗪(chloromazine)0.3~0.5mg口服,每天3次。但此類藥能抑制呼吸中樞,加重缺氧,故應嚴格掌握,尤其在夜間更要慎用。頭痛是最常見症狀,嚴重者可口服對乙醯氨基酚(去痛片,acetaminophen),每次1~2片,阿司匹林(aspirin)650mg,口服。噁心嘔吐者可選用普魯氯呱嗪(即胃複安,prochlorperazine)5~10mg,口服或肌內注射,異丙嗪(非那根)50mg口服或肌內注射。據現場觀察,舒必利(消嘔寧)不但能防治急性高原病的嘔吐,而且對暈船暈車者所致的嘔吐有較好的效果,它的止吐作用主要是能抑制第四腦室底的嘔吐激發區,故對噁心嘔吐較重者有顯著效果。一般用量為2.5~5mg/次,口服,1~2次/d。氨茶鹼(aminophylline)具有舒張支氣管,增加心肌收縮力,並可降低肺動脈壓,改善換氣功能,可以常規使用,劑量0.1~0.2g/次,口服,3次/d。
高原反應治療方法利尿劑 大量的研究證實,本病的發生與體內水分瀦留有關,因而如何有效而合理地應用利尿劑,視為防治高原病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利尿劑有:乙醯唑胺(acetazolamide):是一種較強的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抑制劑。在國外,特別在美國是公認的首選藥,它的療效主要與利尿和增加肺通氣有關。通常進入紅細胞的CO2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通常與水結合成碳酸,隨後離解成氫離子和碳酸氫根。如下式:CO2 H20óH2CO3óH HCO3一。高原缺氧可刺激頸動脈體周圍化學感受器,使通氣過多,肺泡氣PCO2降低,並出現呼吸性堿中毒,動脈血pH值上升,因而抑制呼吸中樞。乙醯唑胺能抑制碳酸酐酶,促使腎小管分泌氫離子減少,鈉和重碳酸鹽排泄增多,尿呈鹼性,產生利尿;同時血液中氫離子濃度增高,pH值下降,而產生代謝性酸中毒。因此,乙醯唑胺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將刺激周圍化學感受器,使肺通氣量增加,提高肺泡氧分壓,保持血氧飽和度。另外,由於利尿作用,能阻止體液瀦留,減少夜間ADH分泌,降低腦脊液的產生,從而有降低腦壓的作用。有些人認為乙醯唑胺主要是用於預防急性高原病,如上山前24h口服乙醯唑胺(醋氮醯胺)125~250mg,2次/的,或每24小時口服500mg。也有些作者主張上山后2~3天內連續服用。小兒劑量每天為5~10mg/kg口服。副作用較少,一般有尿量增多,輕度瞌睡,無力和感覺異常。
高原反應飲食保健1、高原適應不全症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初入高原時應多食碳水化合物類、多種維生素和易消化食品。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可提供葡萄糖和增強肺部彌散能力,以便在高原進行重體力勞動。2、高原適應不全症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禁止飲酒。
預防護理對易感性的預測雖做了大量的探索,但尚未發現較理想的方法。筆者認為低氧通氣反應、肺阻抗微分波、肺彌散能力、最大運動後的氧飽和度的變化等,對預測高原病有一定價值。進入高山前應對心理和體質進行適應性鍛煉,如有條件者最好在低壓艙內進行間斷性低氧刺激與習服鍛煉,以使機體能夠對於由平原轉到高原缺氧環境有某種程度的生理調整。目前認為除了對低氧特別易感者外,階梯式上山是預防急性高原病的最穩妥、最安全的方法。專家建議,初入高山者如需進4000m以上高原時,一般應在2500~3000m處停留2~3天,然後每天上升的速度不宜超過600~900m。到達高原後,頭兩天避免飲酒和服用鎮靜催眠藥,不要作重體力活動,但輕度活動可促使習服。避免寒冷,注意保溫,主張多用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上山前使用乙醯唑胺,地塞米松,刺五加,複方黨參,舒必利等藥對預防和減輕急性高原病的症狀可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