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積液與胸腔積液
多數患者抗結核藥物治療效果滿意,少量胸液一般不必抽液或僅作診斷性穿刺,胸腔穿刺不僅有助於診斷,且可解除肺及心、血管受壓,改善呼吸,防止纖維蛋白沉著與胸膜增厚,使肺功能免受損傷,抽液後可減輕毒性症狀,體溫下降,有助於使被壓迫的肺迅速複張,大量胸液者每週抽液2~3次,直至胸液完全吸收,每次抽液量不應超過1000ml,過快、過多抽液可使胸腔壓力驟降,發生肺水腫或迴圈障礙,此種由抽胸液後迅速產生的肺複張後肺水腫,表現為劇咳、氣促、咳大量泡沫狀痰,雙肺滿布濁濕囉音,PaO2下降,X線顯示肺水腫征,應立即吸氧,酌情應用糖皮質激素及利尿劑,控制入水量,嚴密監測病情與酸堿平衡,抽液時若發生表現為頭暈、冷汗、心悸、面色蒼白、脈細、四肢發涼的“胸膜反應”時,應立即停止抽液,使患者平臥,必要時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5ml,密切觀察病情,注意血壓,防止休克,一般情況下,抽胸液後,沒必要向胸腔內注入藥物,
全身化療對於部分小細胞肺癌所致胸腔積液有一定療效,縱隔淋巴結有轉移者可行局部放射治療,在抽吸胸液後,胸腔內注入包括阿黴素、順鉑、氟尿嘧啶、絲裂黴素、硝卡芒芥、博來黴素等在內的抗腫瘤藥物,是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助於殺傷腫瘤細胞、減緩胸液的產生,並可以引起胸膜粘連,胸腔內注入生物免疫調節劑,是近年探索治療惡性胸腔積液較為成功的方法,諸如短小棒狀桿菌疫苗(CP)、IL-2、干擾素β、干擾素γ、淋巴因數啟動的殺傷細胞(LAK細胞)、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等,可抑制惡性腫瘤細胞、增強淋巴細胞局部浸潤及活性,並使胸膜粘連,為閉鎖胸膜腔,可用胸腔插管將胸液引流完後,注入胸膜粘連劑,如四環素、紅黴素、滑石粉,使兩層胸膜發生粘連,以避免胸液的再度形成,若同時注入少量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可減輕疼痛及發熱等不良反應,雖經上述多種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預後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