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降壓藥的副作用
問題 【心臟病】 【歸檔】 16年07月08日

降壓藥的副作用

問題描述 我是一名高血壓病人,長年在吃降壓藥,我想問問,時間長了對身體的內臟有什麼損害嗎?多長時間需作一次身體檢查,又要檢查哪些專案呢?
網友回答
2016年07月08日 13:10

降壓藥又稱抗高血壓藥。是一類能控制血壓、用於治療高血壓的藥物。降壓藥主要通過影響交感神經系統、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和內皮素系統等對血壓的生理調節起重要作用的系統而發揮降壓效應。對於大多數高血壓患者來說,如果單一藥物治療依舊無法控制血壓,而藥物劑量增加常伴隨不良反應加重,患者往往難以忍受,這時依據不同類別降壓藥的降壓機制上的協同作用,可以使得降壓效果增大而不增加或較小增加不良反應,一般選擇小劑量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高血壓藥物聯合應用以使得血壓達標。聯合用藥已是控制血壓的主流觀念和方法了,所以您不必過於擔心是不是多種藥物會產生更多的不良反應。但是切記:聯合用藥而不是同一種類的降壓藥重複用藥,因為一來療效不佳,二來不良反應風險增加。

2016年07月08日 13:10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降壓藥在控制血壓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可能對我們身體不利的作用。比如利尿藥氫氯噻嗪會導致血鉀降低、尿酸升高;ACEI類藥物(如卡托普利)可能會引起咳嗽、血管性水腫;鈣拮抗劑也可能會引起頭痛、水腫、面色潮紅等。那麼患者該怎麼看待這些不良反應呢?一來不要被說明書上的不良反應條目嚇壞了而不敢吃藥進而耽誤了病情,二來對出現的不良反應不要置之不理,記下自己感受,必要時或複診時告知,從專業的角度幫您調整治療方案。總的來說,常用的降壓藥都是經過長期多中心的臨床實踐考驗的,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

2016年07月08日 13:10

一般來說,高血壓屬於慢性病,大部分患者需要長期藥物治療,有效控制血壓到目標水準(一般來說要求血壓低於140/90mmHg),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心腦血管事件,如防止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腎病的發生及進展,同時可以有效降低死亡風險。當高血壓不嚴重時,可以用一種藥物小劑量開始治療,這樣不僅可以瞭解病人對某種藥物的療效和耐受性的反應,又可以將不良反應降到最低。如小劑量療效不佳,則可加大劑量或換藥(對於老年患者尤其要緩慢降壓),如果血壓還是無法控制,就要考慮多種藥物聯合治療了。

2016年07月08日 13:10

一般來說,長效降壓藥分為分子長效和劑型長效兩種,分子長效藥物主要是由於藥品本身半衰期長,可以更好的平穩控制影響而不受飲食的影響,比如常見的施慧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絡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而處方上或藥盒上注明“緩釋”或“控釋”的降壓藥都是劑型長效藥物,比如常見的迪之雅(坎地沙坦酯片)、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釋片)、G6凝聚素、波依定(非洛地平緩釋片)、佩爾(鹽酸尼卡地平緩釋膠囊)等等。一般來說,長效降壓藥要比普通製劑貴一些,在臨床實踐中發現每天24小時把血壓穩定於目標範圍內,可以有效防止從夜間較低血壓到清晨血壓突然升高而致猝死、卒中或心臟病發作,而且可以減少高血壓引起的器官損害,同時每天一次的用藥頻率還可以避免患者忘記服藥的事情發生,使得血壓達到有效、平穩、長期控制的要求。

2016年07月08日 13:10

血壓會收到諸如飲食起居、工作環境、人際交往等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工作忙碌、情緒激動、氣候變冷,甚至有時候食用較多的動物脂肪也會加促使血壓升高。既然血壓變化,藥物自然要調整,但這並不是說要隨時隨意調整,一般的“老病人”都在長期的用藥過程中,在指導下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一套調整的策略,但對於“新病人”或者出現病情變化較大的情況下,切記不可隨意停藥,尤其是有些患者在取得較好的降壓療效後,就開始麻痹大意,既不經常監測血壓,也常常漏服降壓藥;更有甚者在規律用藥後停藥數天發現血壓依舊正常,就主觀的認為自己 “痊癒”了,實際上這只是降壓藥在體內尚未代謝完而產生的“後續效應”而已,一旦降壓作用消失,血壓則又會飆升,故千萬不可隨意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