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系統疾病的表現
發生于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植物神經系統的以感覺、運動、意識、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又稱神經病。發生於骨骼肌及神經肌肉接頭處的疾病,其臨床表現與神經系統本身受損所致的疾病往往不易區別,故肌肉疾病也往往與神經病一併討論。中樞神經系統受致病因素影響(尤其是未能查出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時)而以精神活動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稱為精神病。俗話中常稱精神病為“神經病”,實誤。但神經病與精神病常可並存,如散發性腦炎往往以精神症狀為首發症狀,麻痹癡呆患者亦可早期即出現神經症狀。
各種病因均可引起神經系統疾病。許多神經系統疾病的病因仍不清楚。包括細菌感染,如化膿性腦膜炎、腦膿腫,由各種化膿菌引起;病毒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流行性乙型腦炎、 B型庫克薩基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胸痛、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質炎,庫魯病或屬慢病毒感染而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可能由麻疹病毒的突變株引起;寄生蟲侵染,如腦型瘧疾、腦型並殖吸蟲病、腦型囊蟲病;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性、隱球菌性腦膜炎;鉤端螺旋體亦可致腦膜腦炎。一部分癲癇的病因是腦膜或大腦皮質感染後局部瘢痕形成為病灶。
金屬中毒,如鉛中毒可致外周運動神經麻痹、鉛中毒性腦病,汞、砷、鉈中毒亦影響神經系統;有機物中毒,如酒精中毒、巴比妥類中毒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有機磷中毒使膽鹼能神經過度興奮;細菌毒素中毒,如肉毒中毒可致顱神經麻痹和四肢無力,白喉毒素可致神經麻痹,破傷風毒素可致全身骨骼肌強直性痙攣;動物毒(腔腸動物、貝類、毒蚊、蜘蛛、河豚等所含毒素)亦可致神經症狀(肌肉軟弱、癱瘓、抽搐、共濟失調等)。許多影響神經系統的代謝病(如苯丙酸尿症、糖原貯積病、粘多糖病、脂質貯積病)、變性病(如腦白質營養不良、帕金森氏病、肌萎縮側索硬化、遺傳性視神經萎縮等)和肌病(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是遺傳病。多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而高、低血鉀性週期性癱瘓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預防接種後腦炎可能是疫苗中所含蛋白質抗原引起的變態反應所致。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面神經麻痹、感染後外展神經麻痹、感染後舌咽神經麻痹等可能為周圍神經的變態反應性疾病。風濕熱、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等結締組織病屬自身免疫病,可累及神經系統,如風濕性熱可表現西德納姆氏舞蹈病。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如彌漫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多發性硬化、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視神經脊髓炎、橫貫性脊髓炎、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腦橋中央型髓鞘融解症等。重症肌無力也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神經系統疾病的症狀可分為缺失症狀、釋放症狀、刺激症狀及休克症狀。神經系統遭受損傷時正常功能喪失,此即缺失症狀。例如大腦內囊出血時運動及感覺傳導束損傷,對側肢體癱瘓,感覺消失。正常情況下,高級中樞能抑制下級中樞的活動,高級中樞損傷後,對低級中樞的抑制解除,其功能活動便增加,此即釋放症狀。如內囊出血後,大腦皮質對皮質下運動中樞的抑制解除,皮質下中樞活動增加,引起癱瘓肢體的肌張力增高(痙攣性癱瘓)。錐體外系疾病時的不自主運動(舞蹈樣動作、手足徐動)也是釋放症狀。刺激症狀指神經系統局部病變或全身性病變促使神經細胞活動劇烈增加,如周圍神經損傷後產生的灼性神經痛,大腦缺氧時皮質細胞活動過度可致驚厥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