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燒怎麼辦
發熱是指體溫超過正常範圍高限,是小兒十分常見的一種症狀。正常小兒腋表體溫為36℃~37℃(肛表測得的體溫比口表高約0.3℃,口表測得的體溫比腋表高約0.4℃),腋表如超過37.4℃可認為是發熱。在多數情況下,發熱是身體對抗入侵病原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是人體正在發動免疫系統抵抗感染的一個過程。體溫的異常升高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發熱過高或長期發熱可影響機體各種調節功能,從而影響小兒的身體健康,因此,對確認發熱的孩子,應積極查明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小兒的正常體溫可以因性別、年齡、晝夜及季節變化、飲食、哭鬧、氣溫以及衣被的厚薄等因素影響有一定範圍的波動。體溫稍有升高,並不一定有病理意義。在小兒體溫升高時,要注意觀察患兒的神態和舉止。體溫在38℃,神情呆滯的孩子,和體溫在40℃,但仍然頑皮的孩子相比,前者更值得關注。而機體抵抗力低的孩子,縱使患了嚴重的疾病,很可能也不會發熱。最多見,病原體包括病毒、支原體、細菌及結核菌等;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炎、腦膜炎)、心血管系統感染(如感染性心內膜炎、心包炎)、肝膽系統感染(如肝炎、膽管炎、肝膿腫等)。
短期發熱在兒科多數由感染引起,一般預後良好或屬自限性疾病,但發熱也可能是危重患兒的早期表現,尤其具有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蒼白等中毒症狀較重的小兒。應注意患兒的病史、傳染病接觸史,及有無呼吸、消化、泌尿、神經等系統的症狀與體征,有無皮疹、出血點、黃疸、貧血、淋巴結或肝脾腫大及局部感染灶等。如敗血症、結核病、傷寒、副傷寒、斑疹傷寒、布氏桿菌病、EB病毒感染、巨細胞病毒感染、萊姆病、鉤端螺旋體病、瘧疾、黑熱病、血吸蟲病及真菌感染等;如骨髓炎、腎周圍膿腫、膈下膿腫、闌尾膿腫、肛周膿腫等。
首先要除外結核病,包括肺結核;慢性低熱常由感染後引起,如鏈球菌感染後綜合征及其他感染後發熱,並要尋找是否存在慢性病灶或小膿腫,如慢性隱窩性扁桃體炎、淋巴結炎、鼻竇炎、齲齒、牙齦膿腫、肛周膿腫等。慢性低熱的非感染性疾病有甲狀腺功能亢進、尿崩症、風濕性疾病、炎性腸病(克隆病及潰瘍性結腸炎)、血液病、夏季低熱、蛋白質攝入過高及測試體溫時間過長等。除外以上病因,如仍然找不到低熱原因,但患兒又無任何病態,只需隨訪觀察,低熱可在數周後自行降至正常
小兒熱型不如成人典型,近年由於抗生素的廣泛使用,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使熱型發生變化,同時熱型對疾病的鑒別診斷意義受到影響。對小兒發熱,尤其是長期發熱的病兒,要詳細瞭解病史,注意在發熱的同時所伴隨的其他症狀,並根據患兒的年齡、發病季節、有無傳染病接觸史等情況進行分析,並認真進行體檢。除常規的實驗室檢查外,還要根據臨床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有關輔助檢查。有些患兒發熱時可發生抽搐,多發生於高熱驟起之時,一次發熱一般發作一次,很少超過2次以上,只要抽搐時間不長,處理得當,對孩子健康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