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肺心病該怎麼治?
問題 【心血管內科】 【歸檔】 08年04月23日

肺心病該怎麼治?

問題描述 肺心病該怎麼治?
網友回答
2014年05月22日 14:54

你好。1.急性加重期(1)控制感染 參考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選擇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黴素類、氨基糖甙類、喹諾酮類及頭孢類抗生素。原則上選用窄譜抗生素為主,選用廣譜抗生素時必須注意可能的繼發真菌感染。(2)氧療 通暢呼吸道,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3)控制心力衰竭 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積極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後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病人尿量增多,水腫消退,腫大的肝縮小、壓痛消失。不需加用利尿劑,但對治療後無效的較重病人可適當選用利尿、強心或血管擴張藥。(4)控制心律失常 一般心律失常經過治療肺心病的感染、缺氧後可自行消失。如果持續存在可根據心律失常的類型選用藥物。2.緩解期採用中西藥結合的綜合措施,目的是增強病人的免疫功能,去除誘發因素,減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發生,逐漸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恢復。

2008年04月23日 20:18

什麼是肺心病 肺心病是老年常見病。簡單地說,就是肺源性心臟病的簡稱,具體地說,就是慢性支氣管炎反復發作,發展成為阻塞性肺氣腫,最後導致肺心病。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這就是本病演變的三個階段。 由於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大量粘液性滲出物阻塞小氣道,氣道不通暢,造成肺泡間隔斷裂,影響氣體交換功能,就會出現肺氣腫。由於支氣管炎不斷發作,甚至引起支氣管周圍炎和肺炎,炎症波及到附近的肺動脈和支氣管動脈,致使這些動脈的管壁增厚、管腔變得狹窄,就會引起肺動脈壓力增高,進而引起右心室和右心房肥大。這就是肺心病的發病機理。 改善情況要由下面幾方面去考慮: 控制呼吸道感染:參照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選用合適的抗生素,如青黴素、鏈黴素、紅黴素或慶大黴素等。 改善呼吸功能: ① 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 ② 吸氧:對輕、中度缺氧者,可間歇給氧,每小時吸氧40分鐘,休息20分鐘。對重度缺氧者,可持續低濃度低流量吸氧。 ③ 應用呼吸興奮劑:可給尼可刹米,除興奮呼吸中樞外,對大腦皮質亦有興奮作用,可使病者保持清醒狀態,有利於排痰。山梗菜堿、回蘇靈、氨茶鹼等均可選用。 控制心力衰竭: 應用利尿劑,如口服雙氫克尿塞、安體舒通、氨苯蝶啶,或靜注尿酸鈉、速尿等;應用強心劑,如毒毛旋花苷K0.125毫克加入25%葡萄糖液20-40毫升內,靜脈緩注,一日1-2次,或選用毛花甙丙(西地蘭)。有肺性腦病者,可給呼吸興奮劑、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輔酶A、細胞色素C、谷氨酸等。 緩解期:低鹽飲食、戒煙,積極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及慢性支氣管炎;及時治療肺部疾病。 肺心病的家庭氧氣治療 肺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由於這類病人的肺功能已受損,不能有效地把人體內的二氧化碳等廢氣排出,吸進新鮮的氧氣,因而會出現頭暈、心悸、乏力甚至昏迷等症狀。症狀嚴重時病人需要到醫院住院治療。由於肺心病的主要問題是病人不能有效地進行氣體交換,體內缺少氧氣,所以,如果能讓病人長期(或間斷)低流量地吸氧,就可以大大減輕病人的症狀。因為吸氧治療不用住院,可以在家進行,因此我建議你們與醫院的呼吸科聯繫,請醫生為你父親提供家庭氧氣治療的服務。 氧氣治療的適應症是嚴重的慢性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及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哮喘反復發作病人。氧氣治療的主要設備目前有兩大類,一類是貯氣式的小型鋼制氧氣筒和液態氧罐,一類是分子篩制氧機。氧氣筒和液態氧罐可以向醫院租用或自行購買,經過減壓後便可直接給病人吸氧,一般1罐氣可用3~7天,氧氣用完可到醫院裝氣。至於分子篩制氧機,其體積較小,不用反復裝氧,適用於家庭使用,但費用較高。採用哪種方式給氧可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但有一點必須注意,如果病人合併有肺部感染,光靠單純的氧療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應該立即送病人到醫院診治。 肺心病的護理要點 1 做好心理護理 患者因長期患病,對治療失去信心,護士應經常與患者談心,解除對疾病的憂慮和恐懼,增強與疾病鬥爭的信心;同時要解決患者實際困難,使其安心治療。 2 做好生活護理 患者心肺功能代償良好時,可讓患者適當參加體能鍛煉,但不易過度活動,還應注意休息。當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紫紺、浮腫等症狀加重時、心肺功能失代償時,應絕對臥床休息或半坐臥位,抬高床頭減輕呼吸困難,給低流量持續氧氣吸入,生活上滿足患者需求,做好生活護理,加強巡視病情。 3 做好基礎護理 病室保持整潔、光線充足,經常開窗,空氣對流,溫濕度要適當。對長期臥床患者應預防褥瘡發生,保持皮膚清潔,每4小時按摩受壓部位或給氣墊床,骨突部位給棉墊圈或氣圈,每日早晚用溫水擦洗臀部,經常為患者翻身,更換衣服。保證營養供給,做好口腔護理,防止口腔潰瘍、細菌侵入,必要時用朵貝爾氏液漱口。減少院內感染,提高護理品質。 4 飲食指導 肺心病是慢性疾病,應限制鈉鹽攝入,鼓勵患者進高蛋白、高熱量、多維生素飲食,同時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酒,出汗多時應給鉀鹽類食物,不能進食者可行靜脈補液,速度不宜過快,以減輕心臟負擔。 5 控制感染 控制呼吸道感染是治療肺心病的重要措施。應保持呼吸道通暢,可給氧氣吸入,痰多時可行霧化吸入,無力排痰者及時吸痰,協助病人翻身;按醫囑給抗菌素,注意給藥方法和用藥時間,輸液時應現用現配,以免失去療效;做好24小時出入量記錄,對於全身浮腫患者,注射針眼處應壓迫片刻,以防感染。用利尿劑時,需觀察有無水電解質紊亂及給藥效果。 6 密切觀察病情,提高對病情的觀察能力 要認真觀察神志、紫紺,注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心率變化,輸液速度不宜過快,一般以20~30滴/分為宜,以減輕心臟負擔。護士夜間加強巡視,因肺心病的死亡多發生夜間0~4時,詢問病情要詳細,觀察有無上消化道出血及肺性腦病的徵象,警惕晚期合併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發現情況及時報告醫生,所以護士在搶救治療肺心病患者中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