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先天腦腫瘤症狀
問題 【腫瘤科】 【歸檔】 15年12月28日

先天腦腫瘤症狀

問題描述 二年前我被查出得了先天性腦瘤,醫生說要動手術。因為各種原因後來沒動手術,最近總是頭痛,請問這跟腦瘤有關嗎?
網友回答
2015年12月28日 19:28

癌基因和遺傳學因素,腫瘤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與腫瘤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的基因有兩類基因。癌基因的活化和過度表達誘發腫瘤形成,抗癌基因的存在和表達有助於抑制腫瘤的發生。帶有癌基因的細胞並不一定都發生腫瘤,需要經過反復多次的各種激惹,才能使細胞發生小的演變。病毒、X 線、致癌化學物質等生物的、化學的和物理的刺激因素,都能促使細胞染色體上的致癌基因使細胞發生失控性增殖,形成程度不等的惡性腫瘤。神經纖維瘤病、血管網狀細胞瘤和視網膜母細胞瘤等有明顯的家族發病傾向。

2015年12月28日 19:28

物理因素,放射線可增加腫瘤發生率,射線量多在30Gy以上。可用“雙重打擊”學說作解釋,射線為第二打擊因素,可引起細胞的癌基因再次變種而導致細胞間變。化學因素化學因素中以蒽類化合物為主,其中甲基膽蒽易誘發膠質瘤。苯並比易誘發垂體瘤。甲基亞硝胺、乙基亞硝胺是很強的致癌物,特別是對中樞神經系統。其中乙基亞硝脲在圍生期特別易發生致癌作用。致瘤病毒病毒侵入細胞後,在細胞核內合成DNA的細胞增殖S期內被固定於染色體內,改變了基因特性,促使增殖失控。

2015年12月28日 19:28

.影像學檢查,包括頭顱X線攝片、放射性核素腦造影、腦室和腦池造影、腦血管造影等。這些檢查過去曾是神經系統疾病的重要診斷方法,不僅具有病變定位的意義,還有一定的定性診斷價值。但是這些檢查除X線攝片外,都有損傷性,應根據需要慎重選擇。CT檢查,CT對顱內腫瘤的確診率可達90%以上,是腦瘤的主要診斷方法之一。顱內腫瘤與正常腦組織在組織學上具有相當大的差異,不同的組織結構具有不同的CT值,表現出不同密度,從而在CT圖像上顯示病灶。

2015年12月28日 19:28

MRI能提供清晰的解剖背景圖像,特別是頭部圖像不受顱後窩偽跡的干擾,有鮮明的腦灰、白質反差,可作冠狀、矢狀及軸位層面的斷層,比CT更為優越。用順磁性物質釓(Gd)的化合物(Gd-DTPA)作靜脈注射,可使組織的T-1弛豫時間明顯縮短,因此可作為增強劑來增加病變與正常腦組織之間的對比度,提高MRI的解析度。目前已普遍認為對神經系統病變的診斷應首選MRI。

2015年12月28日 19:28

手術治療是顱內腫瘤最基本、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凡手術能達到的部位,均應在不造成重大神經功能障礙的前提下,力爭做到完全切除或大部切除。顱內腫瘤手術治療,包括腫瘤切除、內減壓、外減壓和捷徑手術。由於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的發展,目前顱內良性腫瘤,大部都可徹底切除並很好地保護神經功能。即便對惡性腫瘤,手術切除腫瘤再加其他治療,也能獲得較好結果。部分切除腫瘤縮小腫瘤體積或內外減壓,腦脊液分流等姑息性手術,可暫時緩解顱內高壓,爭取其他治療時機,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放射治療各種膠質瘤、垂體腺瘤、生殖細胞瘤、脊索瘤、顱咽管瘤及部分轉移癌對放射線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在手術治療後可給予放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