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慢性腹瀉
問題 【消化內科】 【歸檔】 16年07月08日

慢性腹瀉

問題描述 不明原因慢性腹瀉有半年了,每天2-3次大便稀,有時候便黃色粘液便,肚子不痛就是有時候要大便了才會痛,便完了就不痛了。請問這是為什麼?
網友回答
2016年07月08日 13:55

慢性腹瀉是一種常見臨床症狀,並非一種疾病。是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的腹瀉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病因較為複雜,病程遷延。根據病因不同,臨床症狀多樣化,治療原則各異。糖尿病腹瀉與胃腸道植物神經病變有關。)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由於腸道蠕動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現大便頻繁甚至腹瀉,大便一般呈糊狀,含較多未消化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貝赫切特綜合征等。肝炎、肝硬化、肝癌,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膽囊切除術後都會有可能引發慢性腹瀉。

2016年07月08日 13:55

大便次數增多,便稀或不成形,有時伴黏液、膿血。小腸病變引起腹瀉的特點是腹部不適,多位於臍周,並於餐後或便前加劇,無裡急後重,大便量多,色淺,次數可多可少;結腸病變引起腹瀉的特點是腹部不適,位於腹部兩側或下腹,常於便後緩解或減輕,排便次數多且急,糞便量少,常含有血及黏液;直腸病變引起者常伴有裡急後重。因導致腹瀉的病因不同,伴隨症狀各異,例如發熱、消瘦、腹部包塊等。血尿便常規、糞隱血、原蟲、蟲卵、脂肪滴;血沉、血生化(肝腎功能、血糖、水電解質);胃腸道激素測定等。包括腹部超聲、X線、鋇餐造影、鋇劑灌腸;腹部模擬小腸;胃鏡、小腸鏡、結腸鏡(黏膜活組織檢查);膠囊內鏡等可以進行檢查。

2016年07月08日 13:55

腹瀉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黏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症狀。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內。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人們在食用了被大腸桿菌、沙門菌、志賀菌等細菌污染的食品,或飲用了被細菌污染的飲料後可能發生腸炎或菌痢,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嘔吐、裡急後重、發熱等症狀。人體通過食物或其他途徑感染多種病毒後易引起病毒性腹瀉,如:感染輪狀病毒、諾瓦克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等病毒後,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熱及全身不適等症狀。

2016年07月08日 13:55

起病急,可伴發熱、腹痛。病變位於直腸和(或)乙狀結腸的患者多有裡急後重,每次排便量少,有時只排出少量氣體和黏液,粉色較深,多呈黏凍狀,可混血液。小腸病變的腹瀉無裡急後重,糞便不成形,可成液狀,色較淡,量較多。慢性胰腺炎和小腸吸收不良者,糞便中可見油滴,多泡沫,含食物殘渣,有惡臭。霍亂弧菌所致腹瀉呈米泔水樣。血吸蟲病、慢性痢疾、直腸癌、潰瘍性結腸炎等病引起的腹瀉,糞便常帶膿血。可瞭解有無貧血、白細胞計數增多、糖尿病以及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情況。新鮮糞便檢查時診斷急、慢性腹瀉病因的最重要步驟,可發現紅白細胞、吞噬細胞、原蟲、蟲卵、脂肪滴及未消化食物等,隱血試驗可檢測出血。糞培養可發現致病微生物。X線鋇劑檢查和腹部平片可顯示胃腸道病變、腸道動力狀態等。

2016年07月08日 13:55

慢性腹瀉的病期在2個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複雜,因此診斷和治療有時很困難。病因治療和對症治療都很重要。在未明確病因之前,要慎重使用止痛藥及止瀉藥,以免掩蓋症狀造成誤診,延誤病情。根據不同病因,選用相應的抗生素。如乳糖不耐受症不宜用乳製品,成人乳糜瀉應禁食麥類製品。慢性胰腺炎可補充多種消化酶。藥物相關性腹瀉應立即停用有關藥物。一般治療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和營養失衡。酌情補充液體,補充維生素、氨基酸、脂肪乳劑等營養物質。黏膜保護劑雙八面體蒙脫石、硫糖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