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腦震盪的後遺症症狀
問題 【神經外科】 【歸檔】 16年06月16日

腦震盪的後遺症症狀

問題描述 網友性別:男
網友年齡:41歲
詳情描述:
頭暈伴隨噁心,每年會有三天,未治療,自然好,腦震盪的後遺症症狀?怎麼治療和保養
網友回答
2016年06月16日 00:00

引起的一系列後遺症狀,如頭痛,頭暈,頭部不適,記憶力減退,情緒不穩定,注意力渙散,易疲勞,失眠,多夢,食欲減退等.頭痛是最常見症狀,多為脹痛或搏擊性痛,往往是在腦力或體力勞動,或嗅到特殊氣味,聽到噪音等加重.中醫學認為本病系外傷碰撞,脈絡壅阻,氣血運行不暢,髓海失養所致.治療應以溫通氣血,健腦寧神為原則.
西醫治療:
治療原則為:降低顱內壓,增加腦血流量和氧消耗;促進腦內葡萄糖,氨基酸代謝;促進神經細胞的蛋白質合成;保護神經系統免受有害物質的侵害;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止痛等對症治療.一般治療與對症治療 臥床休息;顱內壓增高時,用20%甘露醇250毫升快速靜脈滴注,每日l一2次;
腦神經細胞恢復治療 腦活素10毫升,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中緩慢靜脈滴注,每日1次,10一14天為1療程,兩個療程之間休息2周,可以連續治療2—3個療程;胞二磷膽鹼0.5克,加入10%葡萄糖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10-14天為1療程,兩個療程之間休息2周,可以連續治療2—3個療程;能量合劑靜脈滴注,每日1次,10—15天為1療程;腦複新100毫克,口服,每日3次;穀維素20毫克,口服,每日3次.
2 中醫中藥治療 治則:按瘀血,陰虛及血虛三種類型辨證治療.
瘀血 以活血祛瘀為主,輔以和胃止嘔,理氣止痛.方藥:熟地黃24克,山萸肉12克,紅花6克,乳香6克,沒藥6克,丹參12克,黃連2克,半夏9克,玄胡索12克,苦楝子6克.
陰虛 以滋陰潛陽,平肝安神為主.方藥:熟地黃24克,山萸肉12克,山藥12克,澤瀉9克,茯苓9克,丹皮9克,牡蠣30克,龍骨30克,天麻15克,白芍15克,酸棗仁15克.
血虛 以養血安神為主.方藥:熟地12克,當歸9克,白芍9克,川芎6克,酸棗仁15克,知母9克,茯苓9克,甘草6克

2016年06月16日 00:00

腦震盪表現:1.意識障礙:程度較輕而時間短暫,可以短至數秒鐘或數分鐘,但不超過半小時.2.近事遺忘:清醒後對受傷當時情況及受傷經過不能回憶,但對受傷前的事情能清楚地回憶.3.其他症狀:常有頭痛,頭暈,噁心,厭食,嘔吐,耳鳴,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和反應遲鈍等症狀.4.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
1.腦震盪病人傷後應短期留院觀察2—3天,定時觀察意識,瞳孔和生命體征的變化,以便及時發現可能併發的顱內血腫.2.適當臥床休息,減少腦力和體力勞動.3.對症支持治療.4.精神鼓勵,消除顧慮.
生活護理:
 腦震盪可根據傷後的症狀和體征而診斷,由於腦損傷較輕,治療上主要是對症處理,例如頭痛者給予鎮痛劑,嘔吐明顯而不能進食者給予輸液,而且傷後早期宜安靜休息,少思考問題和閱讀報章,並注意減少對病人的不良刺激.經治療數日或數周後,本病大多能治癒.由於本病可與顱內血腫合併存在,傷後最好留院觀察和治療一段時間(5天左右),一旦發現顱內血腫即能及時診斷和治療.對於回家的病人,親人親友應在1—2天內密切觀察病人的意識狀態,注意頭痛,嘔吐和躁動不安等症狀,如病情惡化應立即到醫院進行CT檢查,從而明確診斷.
由於頭部外傷腦組織受到損害,最初出現意識喪失,恢復後多有健忘,逆行性健忘,科爾撒科夫綜合征,神經衰弱狀態,性格變化等症狀.對這種非肉眼所能見的腦組織變化稱為腦震盪.部分腦組織受破壞者稱為腦挫傷.腦震盪可能是腦組織全部功能障礙所致的特有症狀.發病機理可以考慮是由於腦的血液迴圈障礙,蛛網膜下腔腦脊液迴圈和延髓的障礙.
常見的症狀是頭部受傷後,即刻發生一時性的神志恍惚或意識喪失,時間持續數秒至二,三十分鐘不等,清醒後恢復正常,但對受傷時的情況及經過記憶不清.此外,還出現頭痛,頭暈及噁心,嘔吐等.腦震盪是最輕的顱腦損傷,一般經臥床休息和對症治療多可自愈.但在診療過程中,要注意是否合併較嚴重的腦挫裂傷和顱骨血腫等.因此,應密切觀察病情,特別要注意脈搏,呼吸及神志的變化.必要時應作進一步檢查,如腰脊穿刺,顱骨X光片,超聲及CT等,以便即時作出診斷和相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