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可引起
問題 【男科】 【歸檔】 15年09月24日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可引起

問題描述 請問醫生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可引起什麼併發症?請問醫生下肢深靜脈血栓有併發症嗎?昨天到醫院檢查出了下肢深靜脈血栓,心裡很擔心,想知道下肢深靜脈血栓有併發症嗎?嚴重嗎?
網友回答
2015年09月24日 16:56

肺栓塞是指肺動脈或其分支被栓子阻塞所引起的一個病理過程。其診斷率低、誤診率和病死率高。據文獻報導美國每年發生肺栓塞65萬人,死於肺栓塞者達24萬人。英國統計每年發生非致命肺栓塞4萬人,因肺栓塞致死的住院患者2萬人左右。有學者認為80%~90%的肺栓塞栓子來源於下肢深靜脈血栓,尤其是在溶栓治療過程中栓子脫落的幾率更高,大的栓子可導致患者在幾分鐘內死亡。有報導稱髂股靜脈血栓引起肺栓塞的死亡率高達20%~30%。肺栓塞典型症狀為呼吸困難、胸痛、咳嗽、咯血。

2015年09月24日 16:56

三大體征為肺?音、肺動脈瓣區第二音亢進、奔馬律。因此,臨床上肺栓塞的預防比治療更重要。目前臨床上預防肺栓塞多採用腔靜脈濾器置入。下腔靜脈濾器是一種金屬絲製成的器械,通過特殊的輸送裝置放入下腔靜脈,以攔截血流中較大血栓,避免隨血流進入肺動脈,造成致死性肺栓塞。但安置濾器可發生濾器移位、阻塞、出血等併發症,且費用較高,故臨床上要嚴格掌握其適應症。以下情況可考慮安置濾器:①DVT禁忌抗凝治療或抗凝治療有嚴重出血併發症。②抗凝治療仍有肺栓塞者。③動脈血栓摘除術或肺動脈血栓內膜剝脫術。④首次肺栓塞後殘留DVT。⑤廣泛大面積髂股靜脈血栓形成。下腔靜脈濾器置入途徑應選擇健側,若雙側髂股靜脈血栓,則應選擇經右側頸內靜脈置入。

2015年09月24日 16:56

出血溶栓治療中最主要的併發症是出血。特別應警惕胃腸道、顱內出血。因此溶栓治療前應檢查血型、血紅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功能;藥量的調整通常以凝血酶原時間(PT)和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維持在正常值的2~2.5倍為宜。溶栓過程及溶栓後應密切觀察病人有無出血傾向,如血管穿刺點、皮膚、牙齦等部位。觀察有無肉眼血尿及鏡下血尿,有無腹痛、黑便等情況;如有穿刺部位出血,可壓迫止血。嚴重的大出血應終止溶栓,並輸血或血漿對症治療。對於出血性併發症應指導病人自我觀察及預防。如牙齦出血、鼻腔出血、皮膚粘膜出血、出現黑便等囑病人不用硬、尖物剔牙、挖鼻孔、耳道,勿用力咳嗽以免引起咯血;選用軟毛牙刷刷牙,動作輕柔,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創傷;飲食宜清淡宜消化,以免食物損傷消化道,多次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2015年09月24日 16:56

血栓形成後綜合征 是最常見最重要的併發症,在血栓的機化過程中靜脈瓣膜遭受破壞,甚至消失或者黏附于管壁,導致繼發性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即靜脈血栓形成後綜合征。血栓形成後綜合征是發生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後數月至數年,主要表現為下肢慢性水腫、疼痛、肌肉疲勞(靜脈性跛行),靜脈曲張、色素沉著、皮下組織纖維變化,重者形成局部潰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有報導稱,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遵照醫囑,出院後穿彈力襪,口服抗凝藥物(如拜阿司匹林100mg(/次•天))3個月至半年,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時抬高患肢,一般很少發生血栓形成後綜合征。對於已發生血栓形成後綜合征的患者,若有瓣膜關閉不全的可採用瓣膜修補術,手術時操作應輕巧,避免損傷靜脈。術中用脈衝電極刺激小腿肌肉增加收縮促進回流,術後鼓勵病人足和趾經常主動活動,均取得滿意療效

2015年09月24日 16:56

病情分析: 你好,確認下肢靜脈血栓的話,是可以治療的,現在的微創濾器保護下溶栓治療已經非常成熟,你可以去當地醫院血管外科或者介入科診療。 指導意見:在沒有下腔靜脈濾器保護的情況下,切忌亂用溶栓藥物,以防栓子脫落引起急性肺栓塞,危及生命。建議採取下腔靜脈濾器保護下溶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