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脫疽表現
問題 【糖尿病】 【歸檔】 15年02月27日

脫疽表現

問題描述 脫疽.指發生於足趾或手指處之疽。臨床以足趾為多見。亦名脫癰、脫骨疽、脫骨疔、敦癰、甲疽、蛀節疔、蜣螂蛀。
網友回答
2015年02月27日 17:01

1.絕大多數發生於男性,年齡多在25—40歲之間。 2.好發於四肢末端,以下肢更為多見。 3.發病前有吸煙、寒凍、小腿外傷史等。 4.初期患肢有沉重、怕冷、麻木感,足趾有針刺樣痛,小腿肌肉有抽搐樣痛,並出現間歇性跛行。手足受冷後疼痛加劇,足背動脈搏動減弱無力。或伴有淺靜脈遷移性血栓性靜脈炎,有的在發病前即有此表現。 5.中期(初期至中期的病程較長)局部皮膚發冷,患肢抬高則皮膚顏色蒼白,下垂則暗紅,疼痛轉為持續性。行走困難,夜寐不安,患肢肌肉逐漸萎縮(亦可有水腫),足背皮膚萎縮,汗毛脫落,趾甲變厚,並可有粟粒樣黃色瘀點反復出現,足背動脈搏動消失或微弱。 6.後期患肢皮色暗紅,猶如煮熟的紅棗,皮膚上起黃泡,漸變為黑色,呈浸潤性蔓延;甚則五趾相傳,波及足背,肉枯筋萎,呈幹性壞死;潰破腐爛,創口流紫黑血水,創面肉色不鮮,氣味甚臭,疼痛劇烈,如湯潑火燒,徹夜不得安眠,常須屈膝抱足按摩而坐,足背動脈搏動消失。腐爛蔓延,五趾相傳,上至足背,逐節脫落,乃至踝骨,日久不愈,瘡口難斂。 7.肢體位置試驗陽性。患者取平臥位,將下肢抬高(45°)3分鐘,足部皮膚迅速變為蒼白,伴有麻木發涼,疼痛加劇。然後讓患者坐起,將患肢下垂,足部皮膚顏色回復時間緩慢,可呈潮紅色、紫紅色或斑塊狀紫紺,此為陽性,表示動脈痙攣或阻塞後肢體有血液迴圈障礙,動脈血流量不足。

2015年02月27日 17:01

本病需與下列疾病進行鑒別診斷: (1)雷諾氏病:多見於青年女性,好發於雙手,兩側對稱。由於寒冷或情緒激動可使手指突然變冷,皮色蒼白,繼而變為紫紺。待誘因消失,可恢復常態,脈搏正常,可伴有皮膚硬化,很少發生壞疽。 (2)動脈硬化性閉塞症:多見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雙側下肢常同時發病,多數病人血膽固醇含量較高,脂蛋白代謝異常,並伴有高血壓、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等併發症。 (3)糖尿病性壞疽:多為濕性壞疽,範圍較大,蔓延迅速,並有尿糖陽性,空腹血糖增高,多飲、多食、多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