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血小板增高症
問題 【骨科】 【歸檔】 05年09月21日

血小板增高症

問題描述 患者性別:女 患者年齡:53詳細病情及諮詢目的:有一次忽然昏迷送入醫院打針才好,然後醫生診斷為血小板增高症.請問一下,這個病應該怎樣預防和怎樣治療?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一個月目前一般情況:有些時候總迷糊,睡眠不是很好,沒覺.病史:父親有過腦血栓母親有胃癌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看過中醫,吃的中藥效果不錯.輔助檢查:血小板計數多在500萬-700萬/mm3
網友回答
2005年09月21日 09:16

概述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種較少見的出血性疾病。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性多於女性。其臨床特徵是血小板數持久性明顯增多,伴反復自發性皮膚粘膜及內臟出血、血栓形成及脾腫大。 臨床表現 1.緩慢起病,臨床症狀輕重不一,輕者僅有頭暈、乏力,重者有出血及血栓形成; 2.出血:見於皮膚粘膜,也常見於胃腸道、呼吸道、泌尿道、深部肌肉及關節等部位; 3.血栓形成:可在動脈系統也可在靜脈系統。肢體血管血栓形成可引起肢體麻木、疼痛,甚至壞疽,腸系膜血管栓塞可有嘔吐、腹痛、便血及腹部壓痛。血栓形成也可發生在脾、腎、腦、肝等臟器而表現出相應的症狀和體征。 4.脾腫大:約2/3病例有脾腫大,40%有肝腫大。 診斷依據 1.臨床表現:有出血、脾腫大、血栓形成引起的症狀和體征。 2.實驗室檢查:(1)血小板計數>1000×10的9次方/L;(2)血片中血小板成堆,有巨大血小板;(3)骨髓增生活躍或以上,尤以巨核細胞系統為主,各階段巨核細胞均增多,並見大量成堆之血小板;(4)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加;(5)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異常,血小板第3因數活性減低;(6)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積分增高;(7)能除外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和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治療原則 1.放療:32磷口服或靜脈注射; 2.化療:可選用馬利蘭、環磷醯胺、羥基脲、苯丙氨酸氮芥; 3.抗凝療法:潘生丁、低分子右旋糖酐、阿斯匹林可選用;有血栓形成者可試用肝素; 4.放血療法:伴有紅細胞增多者可採用; 5.可用血細胞分離機去除血中過多的血小板。 6.禁忌切脾:因有促進血小板增多,出血及血栓形成危險。 用藥原則 1.對無併發症的患者選用32磷或化療藥物配合潘生丁使用即可; 2.對有併發症者進行對症治療; 3.有條件者可用血細胞分離機清除血中過多的血小板。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必須與症狀性(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仔細鑒別。脾大不顯著,骨髓和血片無白血病細胞,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積分升高,無Ph染色體可與慢粒鑒別;外周血無明顯的幼紅、幼粒細胞增多、骨骼x線片無顯著的骨質硬化徵象,骨髓活檢無明顯的膠元纖維及網狀纖維增生等可與骨髓纖維化鑒別;臨床無多血質表現,外周血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不升高而血小板極度升高,骨髓象無明顯的紅細胞系統增生而巨核細胞系統卻增生極度活躍可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鑒別;無切脾病史,出血時間,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降低等可與脾切除術後的血小板增多症鑒別。本病自然病程長,預後良好,根據血小板數值決定用藥情況。病人需經常就診,監測外周血象變化,及時調整用藥,並瞭解疾病演變過程。注意自我保護,防止外傷出血。治療以化療、同位素32P為主,血小板單采術可迅速降低血小板、改善症狀、有條件可用干擾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