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吃鹽時間
你好,寶寶低鹽飲食的科學方法 一、出生後3個月內不要另外加鹽。3個月內的孩子不加鹽,並不是說這個階段的孩子不需要鹽,而是說母乳或牛奶中含有天然鹽分,吃入這些天然鹽分即已足夠了。食鹽中的鈉離子要靠腎臟來代謝,而此時的孩子腎臟功能尚差,腎小球濾過率、腎血流量都不及成人,腎小管排泄與再吸收功能也未發育完善,多吃咸食必然增加腎臟負擔,影響其正常發育。3個月後,隨著孩子的生長和腎功能的健全,對鹽的需要量越來越大,便應增加攝鹽量了。故3個月後可適當吃點鹽,6個月後可將食鹽量限制在每天1克以下,1歲以後逐漸增多,但也不宜每天超過兩克。如果夏季出汗較多或腹瀉、嘔吐時,食鹽量可酌情增加。 二、應計算食物中含有的天然鹽分。做輔食時莫要忘記將這部分天然鹽分計算在內。例如,6個月的孩子每天需要250毫克鹽,他每天喝掉4杯奶,就攝入了20毫克鹽,若又吃了1/4杯米片,含有120毫克鹽,兩者相加,孩子的攝鹽量已達到140毫克。那麼給他放瘦肉粥就不能再放250毫克鹽,只需放110毫克就夠了。 三、注意無形的鹽。有的媽媽也懂得高鹽的害處,比較注意把關,給孩子烹製食品時較少放鹽,卻疏忽了那些無形的鹽,結果還是造成孩子體內鹽分過多。最常見的是不少大人喜歡吃鹹菜、鹹魚和臘肉,並叫孩子一起進食,而這些食物的含鹽量普遍較高,只不過看不見而已。類似的食品還有辣醬、醬黃瓜、臘腸、豬肉松、油條和速食麵等。顯然,從孩子的健康大局出發,應儘量將這些食物從他們的碗碟裡撤出。 四、不要以大人味覺為標準。媽媽給孩子備餐時,往往都要先嘗嘗味道,此時要注意,切莫以自己的口味作為判斷鹹淡的標準,研究資料表明:成人感到咸葉時氯化鈉的濃度是0.9%,而嬰幼兒感到鹹味時,其濃度為0.25%,不到成人的1/3。奧妙在於人對食鹽的敏感度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的,孩提時代對食鹽的敏感度明顯高於成人,若按成人的口味來放鹽,孩子吃入的鈉肯定超標。 五、多安排點富含鉀的食品。前面提過,鈉與鉀兩種礦物元素之間有擷抗作用,鈉吃多了可排擠鉀。我們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有意識地多為孩子安排一點含鉀的多的食物,來抑制機體對鈉的吸收。據測算,蔬菜中鉀的含量相當於肉食的20倍,故本著多鉀少鈉的原則來優選食物也是減少鹽分攝取的有效一招。 六、進餐時加鹽。為了減少放鹽量,又不影響口味,父母不妨改變加鹽的時機,即烹調時或起鍋時不加鹽,等菜肴烹調好端到餐桌上再放鹽。因為烹調好後放的鹽主要附著於食物和菜肴表面,來不及滲入內部,而人的口感主要來自菜肴表面,故吃起來鹹味已夠,但鹽量卻減少了,樂於為孩子所接受。 七、合理挑選零食。孩子攝鹽過量還有一個管道,那就是零食。不少情況下,主食的攝鹽量可能不算多,卻從某些零食中吃進了不少鹽,以果脯與同種新鮮水果相比較,前者就鹹得多。比如,蘋果脯含鈉量為蘋果的8倍,桃脯為桃的40倍,西瓜脯為西瓜的200倍。再說嗑瓜子,也會嗑進不少鹽,炒瓜子的含鈉量尤其高。如每100克炒葵花子含鈉量超過1000毫克;炒花生仁也達到近500毫克。因此,多選擇新鮮水果為零食,讓孩子少接觸果脯與炒貨,也有減少鹽分攝入的作用。 八、少用調味品。味精、醬油等含鈉量極高,烹製兒童食物過程中要儘量少用。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askRCH3V: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