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膝蓋關節和腳腕關節很容易響,大概10年
問題 【膝蓋】 【歸檔】 14年08月16日

膝蓋關節和腳腕關節很容易響,大概10年

問題描述 膝蓋關節和腳腕關節很容易響,大概10年。剛開始的時候有去醫院問骨科醫生。問我會不會疼痛,或者走路時會不會突然卡住。答 均沒有.就說沒問題,把我打發了。後來也沒再去看醫生。如果在低溫空調房裡更容易響,個人感覺響之後挺舒服的。有點放鬆的感覺。偶爾腳腕會崴一下(比如腳踩的地方不平,差距3釐米以上,內腳背和外腳背會一下)。不疼。會不會是關節之間有點松。
網友回答
2015年03月30日 15:10

您好,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必為此過於惶恐不安。關節活動時,關節面之間、軟骨墊與關節面之間、肌腱和關節囊之間等,總會發生摩擦而發出聲音。生活中出現該症狀,應當多注意休息,避免長期的勞累。

2014年08月16日 09:04

你好,很高興能問你回答問題。首先瞭解下膝蓋關節和腳踝關節為什麼會響?活動時常能聽到有人發出“嘎嘎”的聲響,比如蹲起時膝關節有響音,走路時髖關節發出輕輕的“嘎嘎”聲,轉脖子頸椎有聲音,攥手指聽到手指有聲音……這些聲音人們通常稱之為“彈響”。一般來說,僅有彈響、外表不紅不腫,也不感到疼痛,不伴活動障礙者屬於生理性彈響,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必為此過於惶恐不安。關節活動時,關節面之間、軟骨墊與關節面之間、肌腱和關節囊之間等,總會發生摩擦而發出聲音。在大部分人身上,這種聲響不明顯,而在有些人身上則聽起來比較清楚。特別是那些久坐的人,關節間產生的潤滑液少,加大了關節摩擦的損耗,更容易聽到彈響了。當伴有疼痛或關節活動受限時,需要到醫院就診,以確定是否是關節錯位或關節受損。像教師、編輯、秘書、電腦錄入員等這些常年伏案工作的人時常會抱怨頸椎“彈響”,彈響的出現恰恰在提醒人們不要同一姿勢維持過久,而要多加鍛煉。最好15—30分鐘稍微起來活動一下。動作將完成之際,氣泡及滑液受壓縮,即像開香檳似「叭」一聲,把凹陷的關節囊給彈回去,回復原形,氣體又再度溶回液中。也因氣體回溶需要時間,所以指節響聲雖可周而復始,卻無法連發。當然,除此機轉外,膝關節、踝關節或背部發出聲音,也可能是繃緊的肌腱在關節運動時,先稍有「走」位,再彈回原位;或是與關節隆突處有較大的磨擦,而發出響聲,若未伴隨紅腫熱痛,一般應無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