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膽囊炎是怎樣的一個病呢

膽囊炎是怎樣的一個病呢

問題描述 疼的曆害需要怎樣治療
網友回答
2000年01月01日 00:00

急性膽囊炎發病與膽汁淤滯和細菌感染密切相關.主要致病菌為大腸桿菌(占60%~70%),克雷伯菌,厭氧桿菌等革蘭陰性菌,多由腸道經膽總管逆行進入膽囊,少數經門靜脈系統至肝,再隨膽汁流入膽囊. 慢性膽囊炎一部分為急性膽囊炎遷延而成,但多數既往並無急性發作史.約70%的病人伴有結石.由於膽石刺激,加上在長期慢性炎症的基礎上,有過反復多次的急性發作,可使膽囊萎縮或囊壁纖維組織增生肥厚,終致囊腔縮小,功能喪失.若膽囊管為結石,炎性粘連或疤痕完全阻塞,膽汁無法流進膽囊,而膽囊內原有的膽汁,因膽色素逐漸被吸收,粘膜仍不斷分泌無色水樣粘液(白膽汁),即可形成膽囊積水;當繼發感染,則演變為膽囊積膿.意見建議:(一)非手術療法:亦可作為術前準備,包括:a.臥床休息,禁食 ,腹脹者胃管減壓;b.補液,糾正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失調;c. 解痙止痛;d.靜脈聯用有效抗生素,如慶大黴素,氨苄青黴素,氯黴 素,先鋒黴素等;對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二)手術療法 1.急性膽囊炎:一般主張經12~24小時積極的內科治療,待症狀 緩解再擇期手術. 2.慢性膽囊炎:無論有無結石,因膽囊已喪失功能,且為感染病 灶,均應擇期手術切除. (三)飲食療法 膽囊炎膽石症除用藥物和外科手術治療外,營養治療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尤其在疼痛緩解和手術後健康恢復階段更不容忽視營養治療的要求及飲食治療原則如下: (1) 營養治療的總目的,是通過控制脂肪的攝入量,減輕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預防結石的發生.急性發作期的重症患者應禁食,可靜脈補給各種營養素;當能進食時,應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飲食.隨病情逐漸緩解可給予低脂半流質或低脂少渣軟飯.每日應少食多餐,仍須限制肉及含脂肪多的食物. 慢性膽囊炎應給予充足熱量的高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和適量限制脂肪的飲食,同時要有豐富的維生素. (2) 要有足夠熱能,方能保證患者的需要.如果患者體重過重,應給予低熱能飲食,使患者體重減輕.低熱能飲食中含脂肪量也要少,以適合對膽囊病患者限制脂肪的要求.一般每日供給熱量7531.2~8368焦耳(1800~2000千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