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輸尿管損傷日常如何預防

輸尿管損傷日常如何預防

問題描述 請問輸尿管損傷日常如何預防?本來就患有尿路感染,怕引起輸尿管損傷,請問輸尿管損傷日常如何預防
網友回答
2000年01月01日 00:00

手術輸尿管損傷預防要點 ⑴首先必須熟悉輸尿管的解剖與毗鄰器官的關係,尤其是上述易損傷的部位。 ⑵剪開乙狀結腸側腹膜時,左側後腹膜的切開應在輸尿管的外側,盆腔部乙狀結腸右側腹膜的切開則應在輸尿管的內側。[1] ⑶在結紮腸系膜下動脈之前,應在左側髂總動脈分叉處找到左側輸尿管,在其右側找到右側輸尿管,並繼續向上顯露至乙狀結腸系膜根部,然後把左側輸尿管引向外側,在明視下結紮腸系膜下動脈,這樣便可避免損傷輸尿管。 ⑷處理兩側直腸側韌帶之前,應將盆段輸尿管下段及膀胱牽開,若有必要可將雙側輸尿管向下顯露直至膀胱,同時將直腸向對側上方提起,在直視下貼近盆壁分束切斷側韌帶。 ⑸術中始終要明辨解剖層次,操作輕柔,細心分離,避免大塊結紮,切忌盲目鉗夾止血,否則均有可能損傷輸尿管。要時刻注意輸尿管可能與結腸系膜粘連而被提起,因此在結紮切斷系膜血管時必須明確不是輸尿管後再切斷。 ⑹若腫瘤較大、較固定,有盆腔炎病史,曾做過盆腔或下腹部手術,或盆腔放療病例,術前應作泌尿系造影檢查,以瞭解輸尿管有無移位、畸形或其他病變,必要時可進一步作膀胱鏡檢查和輸尿管逆行插管,以利於術中辨認輸尿管。手術中可先顯露正常部位的輸尿管,再根據其走行關係以便追蹤保護。 ⑺為減少對輸尿管營養血管的損傷,手術中輸尿管只須顯露而不應游離,必須游離時亦不宜超過10cm,且須注意保持其外膜的完整,否則輸尿管的血供將受損。這是因為輸尿管的血液供應是多源性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血液來源。由於血液來源不恒定,且少數輸尿管動脈的吻合支細小,故輸尿管手術時若游離範圍過大,可影響輸尿管的血運,有發生局部缺血、壞死的危險。由於供血到輸尿管的動脈多來自內側,因此手術時應在輸尿管的外側游離,可減少血供的破壞。 ⑻縫合盆底腹膜時要看清輸尿管並避開。 ⑼手術結束關腹之前,應再次檢查雙側輸尿管的完整性,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能立即修復,否則術後將釀成嚴重後果,且處理困難。 輸尿管受損傷時應儘早修復,保證通暢,保護腎臟功能。尿外滲應徹底引流,避免繼發感染。而輕度輸尿管粘膜損傷,可應用止血藥、抗菌藥物治療,並密切觀察症狀變化。小的穿孔如能插入並保留合適的輸尿管內支架管可望自行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