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期橋本氏甲狀腺炎

早期橋本氏甲狀腺炎

問題描述 超聲所見:甲狀腺大小,形態正常,表面光滑,內部回聲均勻,右側葉見數個低、無回聲結節,大者6*3mm,界清,右側葉中下極見3*1mm的偏低回聲結節,界清,兩側頸部可見多枚低回聲結節,右側大者25*6mm,左側大者26*6mm,界清,皮髓質分界清。橋本氏甲狀腺炎前期能治癒嗎?
網友回答
2000年01月01日 00:00

中醫認為系先天稟賦不足,因情志不暢,肝失條達,肝鬱脾虛,津液輸布失常,凝聚成痰,壅結頸前所致。或久病因實致虛。出現脾腎陽虛之證。以頸前腫大,按之堅韌不痛,或有結節為主要表現的癭病類疾病。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是自身免疫引起的一種慢性甲狀腺炎,是體內的免疫系統發生功能紊亂繼而導致自身的組織器官遭到破壞。由於機體內甲狀腺激素相對不足,致使垂體TSH分泌增多,在這種增多的TSH長時期的刺激下,甲狀腺反復增生,伴有各種退性性變,可最終形成結節。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發展緩慢,病情可反復交替為甲亢、甲減,可導致甲狀腺腫、甲狀腺結節,但最終導致甲減而需要終身服用西藥治療。以前治療此病多採用口服甲狀腺片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方法,現在在國內多採用中西藥結合治療,減少了復發並且無副作用。所謂自身免疫,就是體內的免疫系統發生功能紊亂,繼而導致自身的組織、器官遭到破壞。正常情況下,人體的正常組織及器官只會受到免疫功能的保護,不會遭到免疫功能的破壞。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病人體內因免疫功能紊亂產生了一些能破壞甲狀腺組織的物質,從而使甲狀腺組織遭到破壞。這類物質包括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甲狀腺微粒體抗體等甲狀腺自身抗體。患這種病的人,甲狀腺往往增大,甲狀腺觸上去顯得比較硬,一般沒有壓痛。查血常常可以檢出甲狀腺自身抗體。多數病人在病情發展到某個階段可以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

2000年01月01日 00:00

橋本甲狀腺炎[橋本氏甲狀腺炎]簡介: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是自身免疫引起的一種慢性甲狀腺炎,又稱為橋本氏病、橋本甲狀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由日本橋本策博士首次報告而得名,其病程漫長,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 此病多見於女性,且多發生於30-50歲之間,其信號是:初起時常無特殊感覺,但可見甲狀腺逐漸呈對稱性增大。到了甲狀腺破壞到一定程度時,多數患者便會出現疲乏、嗜睡、怕冷、記憶力差、智力減退、皮膚蒼白併發涼乾燥粗厚、食欲不振而體重增加、乳腫但按之無凹陷。近年來又發現不少女中學生患有此病,但易被忽視,因而應引起必要的重視。 橋本氏病於1912年由日本人橋本策首先報告並描述,因而稱為橋本氏病或橋本氏甲狀腺炎,本病患者的甲狀腺組織有淋巴細胞浸潤、纖維化、間質萎縮及腺泡細胞的嗜酸性變,又稱為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橋本氏病是一種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可能是在遺傳易感性的基礎上,出現先天性免疫監視缺陷,造成免疫功能紊亂,產生針對甲狀腺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反應,致使甲狀腺濾泡上皮破壞而致病,自身免疫反應的強度與病情密切相關。 橋本氏病多見於30-50的婦女,男女比例約為1:6-10,但近年來兒童橋本氏病的診斷率逐年提高。本病起病緩慢,初期時常無特殊感覺,最突出的表現為甲狀腺腫大,質地硬韌,邊界清楚,部分患者可有壓迫症狀。發病時甲狀腺機能可正常,少數病人早期可伴有甲亢表現,當甲狀腺破壞到一定程度,終將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