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外耳道有什麼作用

外耳道有什麼作用

問題描述 外耳道有什麼作用?雙耳外耳道疼痛,腫脹,外耳道狹窄.2009年6月,因為游泳。多次點消炎藥,用雙氧水清洗後,點氯黴素滴眼液,時好時犯.請專家指點用什麼藥,可去根治療.
網友回答
2000年01月01日 00:00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 治療原則為改善中耳通氣,清除中耳積液及病因治療. (一)改善中耳通氣 1.1%麻黃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黃素液,氯黴素麻黃素液滴鼻. 2.咽鼓管吹張:可採用捏鼻鼓氣法,咽水通氣法或導管吹張法.合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忌用. 3.紅外線或超短波透熱理療,改善中耳血液迴圈,促進粘膜水腫消退. (二)清除中耳積液 1.鼓膜穿刺抽液:用針尖斜面較短的7號針頭,在無菌操作下自鼓膜前下方或下方刺入鼓室,以空針抽吸積液.必要時定期重複穿刺抽液,積液為粘液或膠狀者,可用α-糜蛋白酶(5mg)溶液先注入中耳少許,待5~10分鐘後,再注入其餘溶液,稍加壓慢注,常可沖洗出多量粘液或粘膠液,每週2次. 2.鼓膜切開術:液體粘稠,穿刺抽吸無效者,可作鼓膜切開術.鼓膜切開後吸盡鼓室內液體,積液粘稠者,可注藥液入鼓室,如α-糜蛋白酶,透明質酸酶及50%尿素等. 3.鼓室置管術:分泌物粘稠,經上述處理無效;病情遷延,長期不愈或反復發作;或估計咽鼓管功能不能於短期內恢復正常者,可經鼓膜留置通氣管(內徑1~1.2mm的T形管或扣眼矽膠管).通氣管留置時間久暫不一,待咽鼓管功能恢復,即可取管. (三)病因治療 1.積極治療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樣體肥大者,行腺樣體切除術.下鼻甲後端肥大者,行下鼻甲後端部分切除術. 2.抗生素治療:急性期可選用抗生素,預防或控制感染. 3.類固醇激素藥物:可用地塞米松或強地松口服,作短期治療.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 早期咽鼓管阻塞時,應用氯黴素,麻黃素液滴鼻收斂咽口,並令患者作吞咽和打呵欠動作,以使咽口張開通氣,忌行捏鼻吹張和咽鼓管導管通氣.耳痛者可給止痛藥,可給複方新諾口服預防細菌感染.細菌感染後進入化膿前期,出現耳痛,發熱,應及時應用青黴素80萬u肌注,一日兩次,或400萬~800萬u靜脈滴注.治療一周,80%病人可以治癒.紅黴素及交沙黴素口服亦有效.治療無效多因染耐藥性球菌或桿菌所致,應及時更換藥類.如鼓室蓄膿過多,鼓膜外凸很甚,高熱劇痛,膿液即難以由咽鼓管排向咽部.小兒咽鼓管短粗,早期偶有可能排除,可滴1%~2%石炭酸甘油,以消炎止痛.除繼續採用大量廣譜抗生素治療外,應考慮排膿措施: (一)鼓室穿刺抽膿 先用酒精清毒外耳道,用包寧液(可卡因,薄荷腦及石炭酸等量混合製劑)棉球貼敷鼓膜表面3~5分鐘,此藥有強烈表面止痛作用.然後取粗長12號針頭由鼓膜前下象限刺入,徐徐將膿抽淨,並可用3%雙氧水,生理鹽水沖洗,繼用青黴素或慶大黴素等溶液沖洗並注入其內,一日一次,1~2次後多可治癒.治療中應取側臥位,病人偶有疼痛,眩暈感覺.此法可以代替古老的鼓膜切開術,特別適用於外耳道狹小的小兒.如遇反復穿刺多次不愈,可再進行鼓膜切開. (二)鼓膜切開 小兒採用全麻,成人可用包甯液表面麻醉,亦可用1%~2%利多卡因外耳道周圍神經阻滯麻醉.病人取側臥或仰臥側頭位,消毒外耳道和鼓膜表面,插入粗耳鏡,於明視下或顯微鏡下將鼓膜切開刀插入耳道內,由鼓膜後下切向前下2~3mm,不可插入過深,以免傷及鼓岬粘膜及聽骨.然後用吸引器抽吸膿液,並可用上述藥液沖洗.鼓膜切開刀有時不夠銳利,難以一次順利切開,有時易損傷聽骨鏈,甚至有報告損傷面神經者,特別是1~2歲小兒很難操作,現多用穿刺法代替之. 鼓膜穿孔後治療:鼓膜穿孔後除繼續大量廣譜抗生素治療外,局部用藥非常重要.如治療不當和引流不暢,繼續流膿不止達一月以上,便成為慢性中耳炎.局部用藥原則: 1.耳用滴劑 通常有水,酒精和甘油製劑,內溶有廣譜抗生素,如青黴素,氯黴素,紅黴素及多粘菌素等,忌用新黴素,慶大黴素,鏈黴素等耳毒性藥物.可溶有硼酸,硼砂,石炭酸和磺胺等,亦可溶有中草藥如黃連素,地黃等.用藥時患耳朝上側臥,先用3%雙氧水清洗,拭淨後再滴用製劑,一定要堅持一日2~3次清洗滴藥.滴藥後可按壓耳屏向耳道口內,或以手掌按壓耳門,促使藥液進入鼓室內.同時可作多次吞咽動作,以利藥物進入鼓室.早期膿液較多,應選甘油或水溶液製劑,晚期宜選用酒精或水溶液滴劑,以促進消炎乾燥.忌用有色藥液如龍膽紫,紅汞和碘製劑,以免染色無法觀察病變. 2.耳用粉劑 膿液很少,為促進早日乾燥,可噴撒粉劑,如氯黴素,硼酸粉,碘胺和強的松等,忌大量使用,以免與膿粘結成塊,阻塞引流,誘發顱內併發症. 3.全身治療應根據膿培養及藥敏試驗,採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療,應大劑量,以保持血內高濃度,最少應用一周以上.亦可服用中藥,切忌用藥量小,時間短,更換頻繁,以免細菌產生耐藥性,使病程延長,或形成隱蔽性中耳炎,一時好轉,短期內又再度惡化.如治療恰當,85%~90%病人在兩周內中望痊癒,小穿孔可能癒合,聽力恢復正常.大穿孔中以進行手術修補. 粘連性中耳炎的治療 (一)積極預防和治療病因,防止纖維性粘連.增殖體肥大或鼻部炎症妨礙咽鼓管功能時,應及早治療.分泌性中耳炎應及時作咽鼓管吹張,鼓膜穿刺或鼓膜切開,排出中耳積液,必要時可以留置通氣管.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時,抗生素的劑量要充足,用藥時間於症狀消退後不得少於5日. (二)手術治療:粘連形成後,治療困難,目前手術效果並不理想.有手術指征時,可在手術顯微鏡下松解鼓膜和聽骨鏈的粘連固定,清除兩窗的纖維閉鎖,重建含氣的中耳腔.為防止再度粘連,可在鼓室內留置矽膠或聚四氟乙烯薄膜,二期手術取出.

2000年01月01日 00:00

你好,根據我的經驗,用3%雙氧水清洗乾淨後,輸液一個星期即可痊癒.我在臨床中接觸類似情況比較多,一般外洗後,配合輸液治療.輸液一組用抗菌消炎藥阿奇黴素0.5g;另外一組用炎琥寧240mg,連續輸液用5~7天就好了,不要滴氯黴素滴眼液.生活護理:預後預防感冒,避免耳道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