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再見拖延症不行動就永遠沒有改變

再見拖延症不行動就永遠沒有改變

問題描述 很多年了,從高中時開始,上大學後越來越嚴重了,不想學習,不想看書,考試非到最後一刻才看書,高考沒考好,考研自然也考不好,知道很多知識和道理,但就是這麼拖拖拉拉的,現在都不想去找工作,怎麼辦啊?
網友回答
2000年01月01日 00:00

拖延症的解決辦法在於第一步 當你說服自己邁出第一步之後 你就有一種想把這件事做完的衝動 從而完成這件事 所以不管你怎麼拖延 說服自己邁出第一步 就會有顯著效果另外 你還需自己制定一個時間表 把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合理規劃 這樣 既不拖延 又可充實每天的生活 完成自己應該做的是 兩全其美

2000年01月01日 00:00

有人統計,有拖延症的人和人群平均水準相比具有更高職業地位。當然並不是拖延症使他們事業成功,而是事業可能成功的人才更有壓力和追求完美的心態,而使他們容易患拖延症。所以至少說明你很可能具有高於平均水準的基礎條件。拖延症的認知誤區在於追求完美。所以當你覺得“等一等再辦可能讓事情辦得更好”的時候,問自己一下“現在就辦,是否一樣可以做得一樣好?”如果是,現在就辦吧。即使你確實覺得等一等會辦得更完美,也要提醒自己:“現在就辦,至少可以多辦一點事情,量的積累也可以產生質的飛躍。”拖延症的情緒基礎是焦慮,就是過分擔心可能性不大的威脅。焦慮情緒有其進化上的優勢,有人統計,換焦慮症的人比其他人更少死於意外事故,因為他們總是對周圍保持警覺。但是過度的警覺只是浪費了大量心理資源。當你自己都覺得自己處於無意義的焦慮的時候,要放鬆一下,往往會減少拖延。拖延症的身體基礎是疲勞。當你覺得疲勞的時候,自然會把事情向後拖。疲勞有真的疲勞和焦慮產生的疲勞,前者要靠鍛煉身體,後者要靠科學地放鬆。對於成年人,鍛煉身體帶來的收益不會馬上見效,甚至短期會讓自己更疲勞,應注意堅持,增加有氧運動。除了以上三者——避免完美,解除焦慮,鍛煉身體之外,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往往不會拖延,所以要分清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和應該做的事情,其實現代社會裡,應該做的事情要多於喜歡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應該做的事情太多,又完全抑制了喜歡做的事情,就容易患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