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胃切除術後
胃切除術後
網友回答
胃大部切除後,由於失掉了大部胃體,患者胃容量大大減少。食物由胃進入小腸不再受幽門控制,而大大縮短了在胃內停留時間。這給食物的消化吸收帶來許多影響。據統計手術後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體重減輕,由於胃酸少,有的病人可有貧血、維生素缺乏等症。消瘦是術後病人常見的症狀。因此應注意飲食的調配。 1.掌握飲食的營養原則:應供給一個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適量脂肪、糖分不宜過多的易消化的飲食,以促進體質的恢復,傷口的癒合。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逐漸達到營養的需要。 2.少食多餐:採用增加餐次以保證機體營養素的攝入。每日可吃5--6餐。術後開始進食流食。如各種肉湯(雞、魚、牛肉等),每餐可由40毫升量逐漸增加至100--200毫升。流食時間儘量縮短以半液體不經咀嚼吞咽的食物為宜。可以用各種肉湯製作蛋花湯,或蒸蛋羹,沖粉糊。再逐漸適應加量至能夠耐受量,食物內容增加如稠粥、肉末粥類、小面片、細麵條臥蛋等儘量做到糊狀、不稀不幹。再進一步可增加麵包,餅乾,以及煮軟的魚、蝦、雞、豆腐、豆腐腦,少纖維的嫩菜葉、軟瓜茄類,蒸煮的水果。
胃切除術後家庭護理1、保持心情舒暢,適量活動,避免勞累及受涼。 2、飲食定量、適量、宜清淡飲食,避免生、冷、硬、辛辣酒等刺激飲食,多吃蔬菜及水果,不吃油膩和過甜食物,飯後臥床半至一個小時傾倒綜合征。 3、少量多餐:出院後每日5~6餐,每餐50克左右,逐漸增加,至6~8個月恢復每日3餐,每餐100克左右,1年後接近正常飲食。 4、遵醫囑服用助消化劑和抗貧血藥。 5、保持大便通暢,觀察有無黑便、血便,發現異常及時就診。 6、如有腹痛、泛酸、噯氣甚至噁心、嘔吐者及時檢查治療。 總之 很多東西要忌口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