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毒.
蜜蜂毒【歸經】肝;肺經【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止痛。主風濕性關節炎;腰肌酸痛;神經痛;高血壓;蕁麻疹;哮喘【用法用量】蜂毒有活蜂螫刺法及蜂毒注射法兩種。活蜂螫刺法:每閃用1-5只蜂,用手捏住蜂頭,將蜂尾貼近患處皮膚,使之螫刺,約1min後,將蜂彈去拔出蜂針,第2日或隔日再行刺螫。蜂毒注射法:選用患處痛點、穴位及四肢穴位的皮內或皮下輪換注射,用量從每次1-3蜂毒單位(每1蜂毒單位含蜂毒0.1ml)開始,後逐日增加1-2蜂毒單位,直至每日10-15蜂毒單位,再逐日下降到每日3-5蜂毒單位,維持1-2個月,每療程 總量約200-300蜂毒單位,間歇3-5天進行第2療程。【注意】結核病、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動脈粥樣硬化、腎臟病、血液病、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病及對蜂毒過敏者均禁用。兒童及老年患者慎用。
蜜蜂毒使用劑量由於蜂毒治療各種疾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所以目前還沒有一種科學的方法來鑒定蜂毒的效價。現在普遍採用將1只工蜂的排毒量(約0.2~0.&127;4毫升)作為一個治療單位,治療使用的劑量大小,要根據病人的耐受程度和病情的變化而定,一般每次使用1~4個治療單位。【來源】為工蜂腹部末端螫刺腺體內的有毒液體。【性狀】淺黃色透明液體,比重1.1313,PH5.5。【性味歸經】辛、苦,平。【功能主治】祛風濕,止疼痛。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腰膝酸痛,坐骨神經痛。【用法用量】每用1~5個蜂。捉到蜜蜂後,輕捏頭部,然後迅速放於患處,將蜂尾貼於皮膚,使之刺螫,立即感到疼痛,此時蜂毒隨螫針注入皮膚內,約1分鐘,將蜂彈去,拔出螫刺。此時螫處呈現出一小腫包,約指甲大小,20分鐘後,局部紅腫、發熱,有舒適感。一般24小時後作用消除,患處恢復常態。第二日或隔日再行刺螫。【注意】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防治中毒現象發生。
蜂毒 - 毒性蜂毒對哺乳類動物的作用最強,健康人同時接受10次蜂蜇可引起局部反應;接受200~300只蜂蜇會引起中毒;短時間內蜇500次,可致人死亡。臨床使用蜂毒的治療劑量很少,因此,說蜂毒應用是安全的,但是每個人對蜂毒的敏感性差異很大,有個別人對蜂毒過敏,表現蜂蜇部位局部紅腫反應強烈,或出現嚴重的致命性反應,因此,臨床上使用蜂毒時和青黴素一樣,對過敏者採用純淨蜂毒塗作診斷性皮試和脫敏治療。大多數人會對蜂毒產生免疫力。常受蜂蜇的蜂農一旦產生免疫力,即使同時遭受數百隻蜂蜇也不會發生任何中毒症狀。
蜜蜂毒是工蜂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氣味的一種透明液體,味苦、呈酸性反應,pH為5.0~5.5,比重為1.1313。在常溫下很快就揮發乾燥至原來液體重量的30%~40%,這種揮發物的成分至少含有12種以上的可用氣相分析鑒定的成分,包括以乙酸異戊酯為主的報警激素,由於它在採集和精製過程中極易散失,因而通常在述及蜂毒的化學成分時被忽略。蜂毒極易溶于水、甘油和酸,不溶於酒精。在嚴格密封的條件下,即使在常溫下,也能保存蜂毒的活性數年不變。2013年3月,美國科學家宣佈,可以利用在蜂刺毒素中發現的化學物質毀滅愛滋病毒,防止愛滋病傳播,但又不傷及周圍正常細胞。
蜜蜂毒又稱蜂毒。蜜蜂在刺螯時排出的毒液。蜂毒中含有蜂毒肽、蜂毒明肽、肥大細胞脫顆粒肽、心臟肽等,體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免疫系統等分別發揮不同的藥理作用,有很大的醫療價值。黃蜂屬、胡蜂屬和馬蜂屬的蜂毒中也含有多種激肽、磷脂酶A2、透明質酸酶等;遠東胡蜂毒中含有突觸前神經毒素和遠東胡蜂肽。蜂毒可致局部和全身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