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什麼是心臟肥大和心肌....
問題 【神經內科】 【歸檔】 06年09月09日

什麼是心臟肥大和心肌....

問題描述 患者性別:男 患者年齡:50詳細病情及諮詢目的:什麼是心臟肥大和心肌病。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無病史:無
網友回答
2006年09月09日 07:36

(1)心理護理:心肌病患者多較年輕,病程長、病情複雜,預後差,故常產生緊張、焦慮和恐懼心理,甚至對治療悲觀失望,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病情。所以,在護理中對患者應多關心體貼,常予鼓勵和安慰,幫助其消除悲觀情緒,增強治療信心。另外,注意保持休息環境安靜、整潔和舒適,避免不良刺激。對失眠者酌情給予鎮靜藥物。 (2)休息:無明顯症狀的早期患者,可從事輕工作,避免緊張勞累。心力衰竭患者經藥物治療症狀緩解後可輕微活動,護士應根據病情協助患者安排有益的活動,但應避免劇烈運動。合併嚴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陣發性暈厥的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以減輕心臟負荷及心肌耗氧量。護士應協助做好生活護理,對長期臥床及水腫患者應注意皮膚清潔乾燥,注意翻身和防止褥瘡。 (3)飲食:給予低脂、高蛋白和維生素的易消化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每餐不宜過飽,以免增加心臟負擔。對心功能不全者應予低鹽飲食。同時耐心向病人講解飲食治療的重要性,以取得病人配合。此外,應戒除煙酒。 (4)密切觀察病情,對危重患者應監測血壓、心率及心律。當出現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時,應立即通知醫生,並備好搶救用品,藥物和儘快完成心臟起搏治療前的準備。密切觀察生命體征,防止猝死。 (5)呼吸困難者取半臥位,予以持續吸氧,氧流量視病情酌情調節。每12~24小時應更換鼻導管或鼻塞。對心力衰竭者可作血液氣體分析,瞭解治療效果。 (6)對合併水腫和心力衰竭者應準確記錄24小時液體攝入量和出量,限制過多攝入液體,每天測量體重。在利尿治療期間,應觀察患者有無乏力、四肢痙攣及脫水表現,定時複查血電解質濃度,警惕低鉀血症,必要時補鉀。對大量胸、腹水者,應協助醫生穿刺抽液,減輕壓迫症狀。 (7)呼吸道感染是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加重的一重要誘因。故護理中應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季節更換和氣溫驟變時。對長期臥床者應定時翻身、拍背,促進排痰。此外,在心導管等有創檢查前後應給予預防性抗生素治療,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等。 (8)保持二便通暢。 (9)對心肌病患者,尤其是擴張型及限制型心肌病患者,應密切觀察有無腦、肺和腎等內臟及周圍動脈栓塞,必要時給予長期抗凝治療,應用抗凝藥的護理詳見有關章節。 (10)對合併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和護理詳見有關章節。值得提出的是,心臟病患者往往心肌病變廣泛,對洋地黃耐受性低,易現毒性反應。因此給藥須嚴格遵照醫囑,準確掌握劑量,密切注意地黃毒性反應,如噁心、嘔吐、黃、綠視及有無室性過早搏動和房室傳導阻滯等心律失常。 對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慎用降低心臟前、後負荷的藥的,以免加重心室內梗阻。洋地黃加強心肌收縮力,也可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進一步降低心排血量,故亦慎用。對合併心絞痛的患者,因硝酸甘油可使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加重,故禁用。ß阻滯劑及鈣離子拮抗劑可減輕心室內梗阻,緩解症狀,常有一定療效。應用異搏定治療的最初幾周約20%患者出現噁心和頭等不良反應,需囑患者勿隨便停藥,續用後症狀可逐漸消失。用藥宜從小量開始,加量不宜過快,護理中注意觀察不良反應,如心律失常和體位性低血壓等,一旦發現應立即通知醫生予以處理。

2006年09月09日 07:35

心肌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它不包括病因明確的或斷發於全身疾病的特異性心肌病).心肌病可分為三種.擴張型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其中以擴張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較為常見. 心肌病的發病原因至今未明. 1) 擴張型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可能和某些因素病毒.細菌藥物中毒代謝異常所致的心肌損傷有關.其中病毒性心肌炎被認為是最主要的原因. 2) 肥厚性心肌病可能與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關.約1/3的有明顯家庭史.兒茶酚胺代謝異常.高血壓,高強度運動為其仲發因素. 1)擴張型心肌的特徵主要以心腔擴張為主.心臟擴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各瓣膜的情況運動正常.有時會合併相對性二尖瓣或三尖瓣關閉不全. 根據我多年的臨床經驗,心機炎患者超聲心動圖示有如下特點: “一大”.心室腔明顯擴大 “二小.”二尖瓣開放幅度小.二尖瓣與擴大的心室腔相比相對較小. “三薄”.室間隔及左室後壁多變薄 “四弱.”室間隔與左室後壁運動減弱)的特點. 3) 肥厚型心肌病臨床上起病緩慢,多在30歲以前發病,約1/3的病有家族發病史.以氣短最為常見,活動後加重.胸痛心悸等.也可有勞累性心前區疼痛,或活動時頭暈或昏厥.也有的可無明顯症狀或症狀較少, 超聲心電圖顯示室間隔和(或)左室後壁非對稱性的增厚.心室腔縮小,流出道狹窄.

2006年09月09日 07:33

心肌肥大包括心室肥厚和擴張。高血壓病、主動脈瓣狹窄或肺動脈瓣狹窄時,心室收縮期負荷增重,時間久了,心臟壁(指心室壁)肌肉增厚。而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造成心室舒張期負荷增重,最終造成心室擴張(心室內腔擴張)。臨床上心室肥厚和擴張往往同時存在。 心臟肥大以後,心肌收縮力減弱,影響心臟的射血功能,心肌本身的血液供應也不好。容易發生心肌缺血甚至梗死。 心臟肥大後,不會再回縮,治療的目標是控制再發展,並維持心臟的射血功能及心肌本身的供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