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痘治療法
西醫治療痘痘 西藥與中藥相比,見效快,但是副作用較大容易反彈,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祛痘的西藥大體分為四種: 第一類是抗生素類(包括四環素、大環內酯類、克林黴素、氯黴素或甲硝唑、替硝唑等),是通過殺滅痤瘡丙酸桿菌,從而降低皮脂腺中脂肪的濃度而發揮療效。對於中度和重度丘疹、膿皰型痤瘡有較 好效果,醫生常用于臨床治療,內服治療時間長,對人體傷害較大,會破壞人體正常的菌群環境,增加其他部位感染的機會。若長期外用則會刺激皮膚,引起接觸性皮炎,表現為紅斑、水腫、糜爛、脫屑、滲出、瘙癢、灼熱等,同時若長期使用抗生素,會產生細菌耐藥性。 第二類是激素類藥物,對嚴重的囊腫性痤瘡和聚合性痤瘡,小劑量可減輕炎性反應,且見效極快,但長期使用會帶來很多副作用,如過敏現象,痘痘變大,紅腫,化膿,黑頭,皮質增厚、臉部潰爛等,導致激素依賴性皮炎,激素的使用會產生極強的賴藥性,一旦停藥,病情將加重,治療起來頗為棘手。 第三類是抗雄激素的藥物(避孕藥、螺內酯、安體舒通、酮糠唑、西米替丁、複方炔諾酮、甲氰咪呱等),通過抑制雄激素分泌,降低雄激素的水準,從而減少皮脂腺的分泌,達到治療青春痘目的。 對於雄性激素水準過高的患者能收到較好治療效果,但是對於發育期的青少年來說,過分的調節內分泌和過分的控制性激素分泌會導致不可逆的內分泌紊亂,出現男女性別病理變化,影響青少年的性發育和身體發育。 第四類是異維A酸,具有縮小皮脂腺組織、抑制皮脂腺活性、減少皮脂分泌及上皮細胞角化和抑制痤瘡丙酸桿菌的作用,主要應用於重度痤瘡,如聚合性痤瘡、結節性囊腫性痤瘡和瘢痕性痤瘡等。起效快,功效明顯,但有嚴重不良反應,最嚴重的副作用是致畸,服用該藥的患者若懷孕,有極大的流產和畸形兒概率,孕婦是絕對禁止使用的,另外會有唇幹、唇炎、口幹、皮膚乾燥、脫屑等不良反應,服用該藥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並注意防曬。
治療痘痘的中藥配方 [方一]浙貝母、白附子、菊花葉、防風、白芷、滑石各15克,皂角10克。將6味為細末,用皂角蒸熟去筋膜,同藥搗為丸,早晚擦面。本方祛風清熱,適用於痤瘡、雀斑。 [方二]赤小豆20克,細辛6克,麻黃3克,銀花10克,澤瀉8克,茯苓15克,車前子8克,神曲15克,紅花3克,甘草6克。煎湯代茶,1日1劑,並用藥液清洗患部,早、晚各1次。本方功能消瘡,適用於痤瘡。 [方三]土茯苓30克,生地榆15克,赤芍10克,黃柏15克,蒲公英、茜草各10克,地膚子、金銀花、板藍根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本方清熱解毒,活血祛濕,適用于痤瘡患者。 [方四]白果適量。將藥洗淨,切開,絞汁,取汁頻塗患部,幹後再塗,直至汁盡,每日再2-3粒。本方解毒排膿,平痤除皮,適用于痤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