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侵襲性腸炎
侵襲性腸炎
網友回答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結腸炎,病變主要限於結腸的粘膜,表現為炎症或潰瘍,多累及直腸和遠端結腸,但可向近端擴展,以至遍及整個結腸。藥物治療常用:柳氮磺胺吡啶、4-氨基水楊酸、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和免疫調節劑等,潰結炎在中醫應屬於“泄瀉”、“腸”、“休息痢”等範疇。其治則為中醫辯證和西醫辨病相結合的“整體觀念”為指導。因此,治宜攻補兼施,祛邪為主,兼顧培土扶正。以健運脾胃,利濕熱為主。祛邪應清熱消炎,可選用黃連、黃芩、白頭翁、馬齒莧、蒲公英、敗醬草等;扶正健脾、利濕,可選用黨參、黃芪、茯苓、山藥、扁豆、苡仁、白術等。再根據患者具體症狀,進行加減。有報導參苓白術散合連理東加減、白頭翁合霍朴夏苓東加減或痛瀉要方合白頭翁東加減,治療潰結,均取得較好效果。
您好,侵襲性細菌性腸炎。如細菌性痢疾,致病菌粘附並侵入腸粘膜和粘膜下層,引起明顯的炎症。不同的病原菌侵犯腸的部位不同,有的侵犯小腸為主,有的侵犯結腸為主,有的引起小腸和結腸炎症。此類腸炎的基本臨床表現是:全身毒血症明顯,有高熱,重症病人可發生感染性休克。大便可呈粘液膿血便,便量少,便次多。腹痛明顯,呈陣發性絞痛。若病變侵及下部結腸特別是直腸,可出現裡急後重感。乙狀結腸鏡檢查,可見彌漫性炎症及潰瘍。若僅侵襲小腸或上部結腸,則大便含水量較多,不伴裡急後重。大便鏡檢有多數白細胞,尤其是下部結腸炎時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