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化驗正常值
3、總蛋白(TP)亞急性肝壞死時總蛋白常減少,且隨病情進展相應地加重。肝硬化患者如果伴有腹水或食道靜脈破裂反復出血時,由於蛋白丟失,總蛋白也傾向於低值。因此,血清總蛋白量對判斷預後有一定意義。4、白蛋白(ALB)急性輕型肝炎患者血清白蛋白正常或輕度減少,重型肝炎時可明顯降低,且與疾病嚴重程度呈正比。當血清白蛋白小於30g/L為預後惡劣的徵兆。失代償期時白蛋白即明顯減少。5、球蛋白(GLB)慢性肝病時由於炎症反復刺激使球蛋白合成增加,肝硬化時升高較明顯。急性肝炎時可一過性升高,恢復期即降至正常,如持續升高預示慢性化。6、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慢性肝炎時白蛋白雖正常,但球蛋白升高,故比值下降;肝硬化及重型肝炎時,由於白蛋白合成減少而球蛋白合成增加,比值明顯下降以致倒置(A/G<>7、穀氨醯轉肽酶(GGT)(1)、如GGT持續升高,提示轉為慢性肝炎。(2)、酒精中毒者GGT明顯升高,有助診斷酒精性肝病。(3)、慢性肝病尤其肝硬化時,GGT持續低值提示預後不良。8、鹼性磷酸酶(ALP)(1)、阻塞性黃疸時,ALP升高,特別是完全性阻塞,ALP上升至正常上界2。5倍以上。(2)、90%肝病患者ALP升高,但不會超過正常上界2。5倍。(3)、肝衰竭患者,如ALP下降,提示肝細胞廣泛壞死。9、反映肝臟腫瘤的血清標誌物目前可以用於診斷原發性肝癌的生化檢驗指標只有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最初用於肝癌的早期診斷,它在肝癌患者出現症狀之前8個月就已經升高,此時大多數肝癌病人仍無明顯症狀,這些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後,預後得到明顯改善。現在甲胎蛋白還廣泛地用於肝癌手術療效的監測、術後的隨訪以及高危人群的隨訪。不過正常懷孕的婦女、少數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惡性腫瘤等情況下甲胎蛋白也會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原發性肝癌那樣高。另外,有些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值可以正常,故應同時進行影像學檢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以此增加診斷的可靠性。10、反映肝臟纖維化和肝硬化的項目包括白蛋白(Alb)、總膽紅素(TBil)、單胺氧化酶(MAO)、血清蛋白電泳等。當病人患有肝臟纖維化或肝硬化時,會出現血清白蛋白和總膽紅素降低,同時伴有單胺氧化酶升高。血清蛋白電泳中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評價慢性肝病的演變和預後,提示枯否氏細胞功能減退,不能清除血循環中內源性或腸源性抗原物質。折疊
肝功化驗正常值化驗作用肝功能化驗是通過各種生化試驗方法檢測與肝臟功能代謝有關的各項指標,以反映肝臟功能基本狀況。在不同的情況下,肝功能化驗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折疊療效判斷依據病情化驗肝功能並定期複查做動態觀察,如急性肝炎病情好轉時,穀丙轉氨酶由增高恢復到正常;如肝功能化驗指標GPT長時期波動或連續上升,則提示乙型肝炎有轉慢趨勢等。折疊病變程度當懷疑乙肝或已明確診斷為急性肝炎需更進一步清楚病變的程度時,肝功能化驗可檢測穀丙轉氨酶(GPT)、麝濁試驗(TTT)或複方碘試驗、尿三膽試驗、血清凡登白試驗和總膽紅素定量。如為慢性肝炎,除上述試驗外還可以檢測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A/G),如果需要檢查肝臟功能可檢測血清蛋白電泳。如患者無黃疸,且其他肝功能無異常而不能排除細微肝臟損害者,可檢測鹼性磷酸酶。折疊肝癌診斷除一般的檢測肝臟功能外,可開展甲胎蛋白(AFP)、γ-穀氨醯轉肽酶(γ-GT)等測定以便於醫學臨床診斷原發性肝癌。折疊否能手術在各項大手術前,肝功能化驗血清穀丙轉氨酶、TTT、A/G,需要時檢測血漿凝血酶原時間等,可以瞭解病人是否能做手術。
肝功化驗正常值化驗項目肝功能化驗的種類很多,反映肝功能的試驗已達700餘種,新的試驗還在不斷地發展和建立,主要包括四大類。①反映肝細胞損傷的試驗:包括血清酶類及血清鐵等,以血清酶檢測常用,如穀丙轉氨酶( ALT)、穀草轉氨酶(AST)、鹼性磷酸酶(ACP)、γ-穀氨醯轉肽酶(γ-GT)等等。臨床表明,各種酶試驗中,以ALT、AST能敏感地提示肝細胞損傷及其損傷程度,反應急性肝細胞損傷以ALT最敏感,反映其損傷程度則AST較敏感。在急性肝炎恢復期,雖然ALT正常而γ-GT 持續升高,提示肝炎慢性化。慢性肝炎γ~GT持續不降常提示病變活動。②反映肝臟排泄功能的試驗:檢測肝臟對某些內源性(膽紅素、膽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藥物等)高攝取物排泄清除能力,臨床的檢測膽紅素定量的常用,總膽紅素大於17.1μmd/ L為黃疸病例,如果膽紅素進行性上升並伴ALT下降,叫做酶膽分離,提示病情加重,有轉為重症肝炎的可能。③反映肝臟貯備功能的試驗:血漿的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時間(PT)是通過檢測肝臟合成功能以反映其貯備能力的常規試驗。ALb下降提示蛋白合成能力減弱,PT延長提示各種凝血因數的合成能力降低。④反映肝臟間質變化的試驗:血清蛋白電泳已基本取代了絮濁反應,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評價慢性肝病的演變和預後,提示枯否氏細胞功能減退,不能清除血循環中內源性或腸源性抗原物質。此外,透明質酸、板層素、III型前膠原肽和IV型膠原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臟內皮細胞、貯脂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變化,與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