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嬰兒水中毒

嬰兒水中毒

問題描述 請問嬰兒水中毒是怎麼回事呢?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在一般情況下,母乳餵養的寶寶在6個月內都不必增加任何食物和飲料,包括水在內。因為母乳含有寶寶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請問嬰兒水中毒是怎麼回事呢
網友回答
2000年01月01日 00:00

水是人體必需的物質之一,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嬰幼兒時期是孩子生長發育、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期,儘管奶汁的主要成分是水,但僅靠吃奶是不能完全滿足身體對水的需求的。此時水的需要量比成人多3-5倍,每天每公斤體重需100-150毫升。因此,仍需要額外補充一些水分,以滿足身體新陳代謝的需要,同時也利於口腔清潔。最好在兩次餵奶之間喂一次水,尤其當氣候炎熱、吃熱奶、哭鬧、玩耍、生病發熱及出汗較多時,更應注意及時給小兒喂水。嬰幼兒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體溫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在室溫較高時,體溫可隨之上升。據統計,體溫每升高1攝氏度,體內水分就會蒸發掉10%,加之奶液中含蛋白質豐富,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造成體內細胞脫水,給身體帶來不良的影響。

2000年01月01日 00:00

缺水明顯的孩子往往體溫升高,煩躁不安,哭鬧,睡眠不足,嚴重時可引起驚厥,甚至造成嚴重後果,因此,平時要給小兒適量喂白開水。那麼嬰兒每天應喝多少水為宜呢?一般說來,每天應給嬰兒喂水3-4次,參考每次喂水量是:新生兒第1周30毫升,第二周時45毫升;1個月時50-60毫升;3個月時60-75毫升;4個月時75-90毫升;6個月時90-100毫升;8個月時100-120毫升。喂水量應隨氣候不同而增減。千萬不要給嬰兒喂過量的水,如果水攝入過多能造成水中毒。因為嬰兒腎功能發育尚不完全,水進入體內過多可引起細胞外液滲透壓低,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出現一系列症狀,如行為異常、嗜睡、凝視、神志混亂、肌肉軟弱,甚至昏迷。 至於奶粉餵養的寶寶,則最好得喝點水。因為喝奶粉的寶寶容易“上火”,從而導致寶寶大便幹結,或者小便發黃。所以每頓喂了奶粉後,再給寶寶喂點水,在幫寶寶去火的同時,還能加快腸道的蠕動,讓寶寶大便變得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