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神經性脊髓病變
問題 【外科】 【歸檔】 15年02月02日

神經性脊髓病變

問題描述 最近老是聽說脊髓病變這個病,不知道這個病主要是什麼引起的呢?脊髓病變會導致什麼病呢?脊髓病變主要表現在那些方面?怎麼來治療脊髓病變呢?
網友回答
2015年02月02日 18:09

1、先天發育異常因本病常併發其它先天性異常如顱底凹陷、小腦扁桃體下疝、脊椎裂、脊柱側彎畸形等,以及常有家族發病的傾向,故認為本病與遺傳因素有關。2、腦脊液動力異常及發病機制至今尚無統一的認識,臨床工作中常見顱頸交界區的先天性畸形合併脊髓病變(以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最為常見),多見於頸段和上胸段脊髓內。一般認為小腦扁桃體下疝使該部位腦脊液迴圈不暢,導致脊髓受損。3、血液迴圈異常由於供應脊髓的血液特迴圈異常,如脊前動脈受壓或脊髓靜脈回流受阻而引起脊髓內組織的缺血、壞死、液化,最後導致脊髓病變。總之,在不同情況下不是由單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多種致病因素所造成的一種綜合征。

2015年02月02日 18:09

1、脊髓出血或血腫:指脊髓損傷後脊髓實質內出血,這在血管畸形者更易發生。其程度可從細微的點狀出血到血腫形成不等。少量出血者,血腫吸收後其脊髓功能有可能得到部分或大部分恢復;嚴重的血腫易因瘢痕形成而預後不佳。2、脊髓挫傷:脊髓挫傷的程度有較大差別,從十分輕微的脊髓水腫、點狀或片狀出血到脊髓廣泛挫裂不等,並隨著時間的延長,由於神經膠質和纖維組織增生等改變,繼而導致瘢痕形成、脊髓萎縮以致引起不可逆性後果。3、脊髓受壓:髓外組織,包括骨折片、內陷的韌帶、脫出的髓核、血腫及後期的骨刺、骨痂、粘連性束帶、瘢痕等以及體外的異物可造成對脊髓組織的直接壓迫導致脊髓損傷。這種壓迫可引起局部的缺血、缺氧、水腫及淤血等,從而改變且加重了脊髓的受損程度。4、脊休克:與脊髓震盪不同,脊休克不是暴力直接作用於脊髓所致。其臨床表現為損傷椎節以下肌張力降低,肢體呈弛緩性癱瘓,感覺及骨骼肌反射消失,引不出病理反射,大便失禁及小便瀦留等。5、震盪:是最輕的一種脊髓損傷,與腦震盪相似,在臨床上較為多見的是由傳導暴力通過脊柱後部傳到脊髓,並出現數分鐘至數十小時的短暫性功能喪失。這一類型的脊髓損傷在恢復時,一般先從下肢開始。由於脊髓組織形態上無可見的病理改變,因此其生理功能紊亂多可獲得恢復,屬可逆性。6、斷裂:除火器傷外,脊柱脫位超過一定限度時,脊髓也可出現部分或完全斷裂,導致脊髓損傷,以致引起脊髓傳導功能的大部或全部喪失,外形上看,硬膜囊大多保持完整;但骨折脫位十分明顯的嚴重型,硬膜囊亦可同時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