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尿感
小兒尿感病因1.小兒易於發生尿感的原因(1)生理特點 因嬰兒使用尿布,尿道口常受糞便污染,加上局部防衛能力差,易引起上行感染,女孩尿道短更是如此。小嬰兒機體抗菌能力差,易患菌血症可導致下行感染。(2)先天畸形及尿路梗阻 前者較成人多見如腎盂輸尿管連接處狹窄、腎盂積水、後尿道瓣膜、多囊腎均可使引流不暢而繼發感染。此外還可由神經性膀胱、結石、腫瘤等引起梗阻。(3)膀胱輸尿管尿液反流(簡稱尿反流) 嬰幼兒期常見。在正常情況下,輸尿管有一段是在膀胱壁內走行,當膀胱內尿液充盈及排尿時,膀胱壁壓迫此段尿管使其關閉,尿液不能反流。在嬰幼兒時期,由於膀胱壁內走行的輸尿管短,很多小兒排尿時關閉不完全而致反流。細菌隨反流上行引起感染。尿反流的危害在於導致反流性腎病及腎臟瘢痕形成,多發生在5歲以下小兒。反流的程度與腎臟瘢痕成正比。輕度反流可隨年齡增長而消失,但重度反流多需手術矯治。因此,對泌尿系感染患兒查明有無反流對明確診斷指導治療均有重要意義。2.致病菌大部分由腸道桿菌致病。最常見的是大腸桿菌,其次為變形桿菌、克雷白桿菌及副大腸桿菌等。少數為糞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偶由病毒、支原體或真菌引起。3.感染途徑(1)上行感染 多見於女孩。(2)血行感染 多發生在新生兒及小嬰兒,常見於膿皰病、肺炎、敗血症病程中。(3)尿路器械檢查 也可成為感染途徑。(4)其他 少數可由淋巴通路及鄰接器官或組織直接波及所致。
小兒尿感臨床表現1.急忙尿路感染是指病程在6個月內者。症狀因年齡及感染累及部位而異。年長兒與成人相似,年齡越小全身症狀越明顯,局部排尿刺激症狀多較輕或易被忽視。(1)新生兒期 多由血行感染所致。症狀輕重不等,以全身症狀為主,如發熱、吃奶差、蒼白、嘔吐、腹瀉、腹脹等非特異性表現。多數小兒可有生長發育停滯、體重增長緩慢。部分病兒可有抽風、嗜睡,有時可見黃疸。但一般局部排尿症狀多不明顯。(2)嬰幼兒期 仍以全身症狀為主,如發熱、輕咳、反復腹瀉等。尿頻、尿急、尿痛等排尿症狀隨年齡增長逐漸明顯。排尿時哭鬧,或有頑固性尿布疹,偶可出現黃疸。(3)兒童期 下尿路感染時大部分患兒僅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有時可有終末血尿及遺尿,而全身症狀多不明顯。但上尿路感染時全身症狀多較明顯,表現為發熱、寒戰、全身不適、可伴腰痛及腎區扣擊痛。同時可伴有排尿刺激症狀。部分病人可有血尿,但蛋白尿及水腫多不明顯。一般不影響腎功能。2.慢性尿路感染指病程6個月以上,病情遷延者。症狀輕重不等,可從無明顯症狀直至腎功能衰竭(首先出現濃縮功能受損)。反復發作可表現為間歇性發熱、腰酸、乏力、消瘦、進行性貧血等。局部下尿路刺激症狀可無或間歇出現。可有膿尿及細胞尿或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