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性健康強直性脊柱炎加股骨頭壞死
問題 【內科】 【歸檔】 11年09月17日

強直性脊柱炎加股骨頭壞死

問題描述 我得病有七年了 現在拄著雙拐 股骨頭沒有塌陷 現在還能活動一點點 縫隙基本上快沒有了 已經是晚期了 有什麼好辦法 不用手術嗎 我現在自己在家裡鍛煉 我想自己把腿掰開它 但是實在是受不了
網友回答
2011年10月28日 11:58

股骨頭壞死是骨科常見病,屬骨科三大疑難病之一。開始多表現為髖關節或其周圍關節的隱痛、鈍痛,活動後加重,進一步發展可導致髖關節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和勞動能力,患者一旦負重、甚至正常踩地,極易發生股骨頭塌陷。若治療不及時,可導致終身殘疾。而目前對股骨頭壞死的分期國際上採用的是Arlet,Ficat和Hageffard的4期分法:即Ⅰ期、Ⅱ期、Ⅲ期、Ⅳ期。 I期(超微結構變異期):X光片顯示股骨頭的承載系統中的骨小梁結構排列紊亂、斷裂,出現股骨頭邊緣毛糙,臨床上伴有或不伴有局限性輕微疼痛。 II期(有感期):光片顯示股骨頭內部會出現小的囊變影,囊變區周圍的環區密度不均。骨小梁結構紊亂、稀疏或模糊。也可出現細小的塌陷,塌陷面積可在10-30%臨床伴有疼痛明顯、活動輕微受限等。 III期(壞死期):X光片顯示股骨頭形態改變,可出現邊緣不完整、蟲蝕狀或扁平等形狀,骨小梁部分結構消失,骨密度很不均勻,髖臼及股骨頭間隙增寬或變窄,也可有骨贅骨的形成,臨床表現疼痛、間歇性的跛行、關節活動受限、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縮短等。 IV期(致殘期):股骨頭的形態、結構明顯改變,出現大面積不規則塌陷或變平,骨小梁結構變異。髖臼與股骨頭間隙消失等。臨床表現為疼痛、功能障礙、僵直不能行走,出現脫位或半脫位,牽涉膝關節功能活動受限。 ⑴外傷:如股骨頭囊內骨折、股骨頸骨折、髖關節脫位、髖臼骨折、股骨頭壓縮性骨折,這些外傷主要是造成股骨頭周圍的血管損傷,這些血管受損傷後,股骨頭部份失去血液營養,導致股骨頭內骨組織缺血而造成股骨頭壞死。 ⑵激素:在醫療上使用激素藥物病種增多,有些農、牧、漁業也不同程度使用添加含有激素的飼料等,造成了激素原因導致的股骨頭壞死患者大量增加,因此也導致了股骨頭壞死的發病率上升。 ⒀酒精:酒精中毒,特別是慢性中毒,與發生股骨頭壞死有明顯關係,這一發病原因愈來愈引起學者們的注意。通過臨床觀察和分析表明,慢性酒精中毒可以導致股骨頭壞死。 ⑷強直性脊柱炎引起病變: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骨內科疾病,此病主要破壞脊柱關節、髖關節等四肢大關節。導致髖臼及股骨頭軟骨面蜂窩樣的改變,髖臼及股骨頭軟骨面粗造,活動時摩擦力增大,造成髖關節疼痛。導致髖關節功能障礙,形成強直性脊柱炎合併股骨頭壞死。 ⑸兒童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由於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髖臼發育與正常人相比過淺,造成股骨頭中心應力點在髖臼的外緣上,破壞了平衡的髖關節生物力學關係,引起股骨頭壓力負重區外移,增加股骨頭的外脫力。同時造成髖臼及股骨頭缺血,而形成髖臼及股骨頭骨質硬化、囊狀改變,髖臼及股骨頭軟骨下的骨小梁消失,而形成股骨頭壞死。 ⑹兒童骨骺外傷:兒童股骨頭壞死,在早期時一般無疼痛症狀,當發現跛行時才能診斷為股骨頭壞死。兒童髖關節外傷,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兒童在玩耍時,不注意即會造成髖關節脫位、骨骺滑脫,股骨頭挫傷。這些外傷主要是造成兒童股骨頭周圍的血管損傷,血管受損傷後,股骨頭骨骺部分失去血運,造成股骨頭骨骺缺血性骨壞死。當兒童出現跛行時才被發現兒童股骨頭骨骺壞死。兒童股骨頭骨骺壞死要早發現,早治療,大多數患者股骨頭還可以修復,少有後遺症。 ⑺其它綜合原因:造成股骨頭壞死的發病原因到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因此在股骨頭壞死的命名上也不統一,有稱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非創傷性股骨頭缺血壞死、特發性股骨頭缺血壞死等,目前多數學者認為,股骨頭壞死的主要病因有股骨頭外傷,股骨頸骨折,髖關節脫位,股骨頭的擠壓性損傷,醫源性(激素所致),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強直性脊柱炎,兒童骨骺外傷或骨骺滑脫,酒精(飲酒所致),鐮狀細胞貧血,脂肪栓子,減壓病,骨髓占位性疾患,骨髓脂肪化,毒性作用,痛風,放射所致,特發性骨質減少,骨質疏鬆等。 同時,股骨頭壞死臨床的表現有:髓內骨壞死大部分是靜止的,無臨床症狀,小範圍骨壞死多有症狀,但對功能影響較小。疼痛常常是骨壞死的主要症狀,通常是慢性隱痛,在某些情況下症狀可較重.疼痛可隨關節活動逐步增重,最後發展至休息時也疼痛,常需要服用藥物才能緩解。受累關節常有活動受限,有時局部有壓痛,可有跛行,嚴重者雙側股骨頭完全壞死吸收,無法站立及行走。症狀較輕者如懷疑股骨頭缺血壞死,須進一步做特殊檢查。我們要強調的是利用MRI檢查,對早期診斷股骨頭缺血壞死是比較好的方法,我院治療的近500例FicatI及II期病例,X線拍片均未發現明顯異常,而MRI檢查發現骨壞死。因此,對於有髖部疼痛症狀、X線拍片無明顯異常的病人,應考慮雙髖MRI檢查。也可行包括X線片、CT、MRI、核素骨掃描、髓內壓測定、組織活檢等。 其次,單純口服中藥為什麼效果不好:⑴中藥的有效成分是經血液迴圈到達治療部位的,而股骨頭壞死,恰恰是血液迴圈受阻引起的。 ⑵中醫中藥講究整體綜合調理,且往往起效慢,療程長,治療趕不上股骨頭內骨細胞壞死的發展速度。 ⒀口服中藥,經腸道吸收後到達股骨頭病灶區的藥效,往往會丟失大部分藥力。中藥不能迅速解決股骨頭壞死引起的組織粘連問題,所以不能快速地解決肢體的功能障礙。 ⑷股骨頭產生無菌性壞死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股骨頭血液迴圈障礙,供血不足引起。也就是說只有充分的血液供應才能使股骨頭產生骨細胞,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這就是運用“磁脈衝”治療股骨頭壞死的目的之一。股骨頭壞死的原因是血供受阻,吸收不好,單純的藥物效果不是很理想的,建議採用綜合性的治療單純的服用中藥,經過胃腸的吸收,真正有效到達病灶的藥物成分已經很少了,這是很多患者採用中醫治療效果不好的原因。 最後,為您介紹置換手術有什麼不足:第一、費用高,風險大,創傷性大,第二、置換股骨頭技術含量高,位置稍有偏差,就容易造成疼痛,甚至終身殘疾。第三、即使使用國外進口的人工髖關節使用的最長年限也只是10-15年,國內的人工髖關節使用年限也就5-6年,使用年限到了還需要再次進行手術的。所以一般60歲以下的患者我們不建議手術置換。 【專家提示】:①當您感到髖關節疼痛時,不要亂用藥,先觀察幾天,然後到我院諮詢。 ②自我感到疼痛加重時,可深壓疼痛部位做一下“4”字征試驗,若是陽性,證明為有病變。“4”字征試驗:患者仰臥,患者一側下肢屈膝屈髖,並將足跟放到對側膝上,檢查一手扶屈腿之膝上,另一手按壓對側髂脊上,兩手同時下壓。 [正常參考值]:下壓時,骶髂關節痛者為陽性。 [臨床意義]:陽性者,表示骶髂關節有病變。 ③自我做一下髖關節功能試驗,如髖關節外展、骨收、屈曲等,有無股內肌痙攣、疼痛。 ④早期可作ECT或者做磁共振檢查,一般早期缺血都能診斷出來。 ⑤中期和晚期做放射檢查就可以明確診斷出來。因為每個患者的年齡、患病時間長短、病因、病情的輕重程度、身體體質、對藥物的敏感度都是不同的。治療股骨頭壞死最好的方法就是採用中西醫結合保守治療的方法。這種療法首先避免療效慢的缺點第二它不需要手術。目前最好的中西醫結合保守治療的方法就是“五聯同步整合療法”療法安全有效治癒股骨頭壞死成功率高達90%以上。為久治不愈的股骨頭患者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