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如何調理
問題 【兒科】 【歸檔】 15年05月29日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如何調理

問題描述 發現關節彈響,到一周歲時去醫院被診斷為左側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經傳統治療半年後,基本痊癒,會不會出現後遺症?主要是什麼症狀?現在要怎麼護理?
網友回答
2015年05月29日 16:50

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又稱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特點是生後或生後不久股骨頭脫出髖臼,除股骨頭、髖臼外,病變常累及關節囊和髖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肌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效果與年齡有很大的關係。發現越早,治療越及時,往往效果越好。一般來講, 3歲以內的患兒主要採用牽引、手法復位、石膏及支具等保守治療,有很高治癒率;3歲以上的患兒,隨著年齡的增長,股骨頭和髖臼的骨性成份增加,內收肌的攣縮明顯,可塑性減少,病理變化加重,則以手術治療為主,雖經正確治療,功能難於達到正常。

2015年05月29日 16:50

你好!小兒先天性髖脫位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一般預後非常好,幾乎可以同正常孩子一樣的.原則上必須是在孩子走路前的及時矯正治療. 是否能夠有後遺症,要根據矯形後的恢復情況. 因此原則上是進行固定治療一年左右,讓關節得到正常的發育而穩固關節囊等,保證關節的正常功能.先天性髖關節脫位主要由於髖臼,股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肌肉先天性發育不良或異常,導致關節鬆弛,半脫位或脫位,此外,胎兒在子宮內位置不正常,髖關節過度屈曲,也易致本病,另外遺傳因素也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