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斜頸的症狀
斜頸有四種類型,肌性斜頸;骨斜頸;因視力障礙所致的斜頸和神經性斜頸。每個類型的斜頸治療的方法是不同的。如果斜頸較輕,可以給孩子做局部按摩,有可能恢復。但要一定要有正確的手法。如果斜頸的程度較重就需要手術治療。下面還有一篇文章你可以看看。 什麼是斜頸 (作者:搖籃專家) 小兒斜頸又稱“歪脖”,發病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屬先天性的原因有肌性斜頸和脊椎發育畸形。後天性的原因有冷風侵襲、感染和創傷導致的急性斜頸,由於眼睛斜視導致的眼性斜頸,還有一種痙攣性斜頸。最常見的是先天性肌性斜頸。 先天性肌性斜頸大多是因為出生時,嬰兒的頸部肌肉受到損傷所致,非正常分娩的如臀位產、剖腹產等小兒發病率較高。這種損傷多出現在胎位不正和產鉗牽拉的情況下。頸部的肌肉受到牽拉損傷,出現血腫,最後血腫纖維化,使肌肉攣縮變短。這種損傷多是一側,這樣就使頸部兩側肉長度不等,力量不均,導致患兒的脖子偏向肌肉短縮一側。 這種小兒在出生後一個月內,可發現一側頸部長有實性的、軟骨樣的圓形包塊。頭偏于有包塊的一側,下巴指向對側,頭部的活動稍受限制。頸部的包塊可逐漸縮小至消退。但在這一側頸部仍可摸到較硬的條索樣物,頭部的偏斜更加顯著。由於幼兒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時期,各個器官都在不停地生長變化,這種偏斜的情況如果持續3-4周以上,就可導致面部發育不平衡。具體可表現為偏斜側的面部和顱骨均比對側小,兩側的眼睛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即偏斜側低,對側高,鼻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偏斜。而且隨著小兒年齡的增長,這種面部不對稱情況將日益嚴重,終至不可挽回。 如果能在2歲以前糾正斜頸,還不致於發生明顯的面部偏斜畸形,面部五官偏斜可隨著發育逐步糾正。年齡較大的斜頸病兒,即使做了手術,但面部偏斜畸形也難以矯正。這不僅影響病兒的外貌,而且影響其將來職業和生活的選擇。另外,這種病兒容易受到同伴的取笑,產生孤獨、自卑心理,將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因此,小兒斜頸一定要早治。 2歲以內的斜頸病兒,可採取中醫推拿和按摩的方法矯治。若半年內不見療效,應及早手術。2歲以上的病兒均需手術治療。
斜頸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 1、斜頸畸形 嬰兒出生後其母親可發現患兒頭部向患側傾斜,面部向健側旋轉,下頜指向健側肩部。2~3周後斜頸畸形更加明顯。將頭轉向健側明顯受限,症狀較輕者應仔細觀察才能發現。此症狀隨著患兒的生長發育日益加重。 2、頸部腫塊 一般在出生後或出生後2周內可觸及頸部腫塊,位於胸鎖乳突肌中下段,以發生於右側者多見。此腫塊呈梭形,無壓痛,一般在1~2個月後達到最大,之後逐漸縮小至完全消失,此類患兒中有一部分可發生腫塊不消失並產生肌肉纖維化和攣縮引起斜頸畸形。 3、顏面部畸形 先天性肌性斜頸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療,2歲後即會出現顏面部畸形。主要表現為面部不對稱,雙側眼外角至口角的距離不對稱,患側距離縮短,健側增長。患側眼睛位置平面降低,因雙眼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易產生視力疲勞而出現視力減退。健側顏面部圓而飽滿,患側則窄而平。頸椎可發生代償性側凸畸形。此外,患兒整個面部,包括鼻、耳等也可出現不對稱性改變。 除上述主要表現外,本症尚可合併先天性髖臼脫位及頸椎其他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