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嬰兒斜頸
問題 【外科】 【歸檔】 16年03月30日

嬰兒斜頸

問題描述 醫生,您好!我想問一下嬰兒斜頸是怎麼回事啊?如果患上嬰兒斜頸該怎麼辦呢?平時應該改掉什麼習慣。注意什麼事情。生活中應該特別預防什麼?
網友回答
2016年03月30日 18:50

你好!臨床表現1.頸部腫塊由母親或助產士最早發現的症狀,一般於出生後即可觸及位於胸鎖乳突肌內,呈梭形長2~4cm,寬1~2cm,質地較硬,無壓痛,於生後第3周時最為明顯,3個月後即逐漸消失,一般不超過半年。2.斜頸於出生後即可被母親發現,患兒頭斜向腫塊側(患側)。半月後更為明顯,並隨著患兒的發育斜頸畸形日益加重。

2016年03月30日 18:50

你好!診斷本病的診斷多無困難,關鍵是對新生兒應爭取及早發現,以獲得早期治療而提高療效及降低手術治療者的比例,因此對新生兒在做全身檢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雙側頸部是否對稱。2.雙側胸鎖乳突肌內有無腫塊。3.嬰兒頭頸是否經常向同一方向傾斜。

2016年03月30日 18:50

你好!鑒別診斷1.頸部淋巴結炎患此種疾患時,頭頸同樣可向患側傾斜,但此時腫塊伴有明顯的壓痛,且與胸鎖乳突肌不在同一部位易於區別。2.頸椎椎骨畸形多系先天性椎骨融合畸形所致。可根據X線平片、胸鎖乳突肌檢查等加以鑒別。

2016年03月30日 18:50

你好!非手術療法(1)適應證 主要用於出生至半周歲的嬰兒,對2歲以內的輕型患者亦可酌情選用。(2)具體方法 視患兒年齡不同可酌情採用下列方法。①手法按摩 新生兒一旦發現本病,應立即開始對腫塊施以手法按摩,以增進局部血供而促使腫塊軟化與吸收。對輕型者有效,甚至可免除以後的手術矯正。②徒手牽引 於生後半月左右開始,利用餵奶前時間,由母親使患兒平臥于膝上,並用一手拇指輕輕按摩患部,數秒鐘後,再用另手將嬰兒頭頸向患側旋動,以達到對攣縮的胸鎖乳突肌具有牽引作用的目的

2016年03月30日 18:50

你好!手術療法(1)胸鎖乳突肌切斷術 此為傳統的術式一般都在胸鎖乳突肌的胸骨及鎖骨端,通過1~1.5cm長的橫形切口將該肌切斷。此術式簡便、有效、易掌握,自乳突端將該肌切斷,適用于女孩。(2)胸鎖乳突肌全切術 即將整個瘢痕化的胸鎖乳突肌切除手術較大,適用于青少年患者。術中應注意切勿誤傷鄰近的血管及神經。(3)部分胸鎖乳突肌切除術 指對形成腫塊的胸鎖乳突肌做段狀切除,適用于年幼兒童局部腫塊較明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