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髮型哮喘反應
變態反應支氣管哮喘的發病與變態反應有關,已被公認的主要Ⅰ型變態反應,患者多為特應性體質,常伴有其他過敏性疾病,當變應原進入體內刺激機體後,可合成高滴度的特異性IgE,並結合於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表面的高親和性Fcε受體(FcεR1);也能結合於某些B細胞,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嗜酸粒細胞,NK細胞及血小板表面的低親和性Fcε受體(FcεR2),但是FcεR2與IgE的親和力比FcεR1約低10~100倍,如果過敏原再次進入體內,可與結合在FcεR上的IgE交聯,合成並釋放多種活性介質,致使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粘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炎症細胞浸潤等,而且炎症細胞在介質的作用下又可釋放多種介質,使氣道炎症加重,根據過敏原吸入後哮喘發生的時間,可分為速髮型哮喘反應(IAR),遲髮型哮喘反應(LAR)和雙相型哮喘反應(DAR),IAR幾乎在吸入過敏原的同時立即發生反應,15~30分鐘達高峰,在2小時左右逐漸恢復正常,LAR則起病遲,約6小時左右發生,持續時間長,可達數天,某些較嚴重的哮喘患者與遲髮型反應有密切關係,其臨床症狀重,肺功能受損明顯而持久,常需吸入糖皮質激素藥物等治療後恢復。
近年來,LAR的臨床重要性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LAR的機制較複雜,不僅與IgE介導的肥大細胞脫顆粒有關,主要因氣道炎症所致,可能涉及肥大細胞的再脫顆粒和白三烯(LT),前列腺素(PG),血栓素(TX)等緩發介質的釋放,有研究表明,肥大細胞脫顆粒反應不是免疫機制所特有,非免疫性刺激例如運動,冷空氣,吸入二氧化硫等都可啟動肥大細胞而釋放顆粒,現認為哮喘是一種涉及多種炎症細胞相互作用,許多介質和細胞因數參與的一種慢性炎症疾病,LAR是由於氣道炎症反應的結果,肥大細胞則為原發效應細胞,而嗜酸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血小板等為繼發效應系統,這些細胞又可釋放大量炎性介質,啟動氣道靶器官,引起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微血管滲漏,粘膜水腫,粘液分泌亢進的神經反應興奮,患者的氣道反應性明顯增高,臨床上單用一般支氣管擴張劑不易緩解,而應用皮質類固醇和色甘酸鈉吸入治療可預防LAR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