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心理健康新生兒幽門狹窄症
問題 【精神心理科】 【歸檔】 14年08月20日

新生兒幽門狹窄症

問題描述 新生兒先天性幽門肥大性狹窄會出現何種體征?傍晚時分餵奶為何會哭鬧,吐奶後亦能正常進食,如何防止此類情況的發生?
網友回答
2014年08月20日 10:04

你好,症狀出現於生後3~6周時,亦有更早的,極少數發生在4個月之後。嘔吐是主要症狀,最初僅是回奶,接著為噴射性嘔吐。開始時偶有嘔吐,隨著梗阻加重,幾乎每次餵奶後都要嘔吐,嘔吐物為粘液或乳汁,在胃內瀦留時間較長則吐出凝乳,不含膽汁。少數病例由於刺激性胃炎,吐物含有新鮮或變性的血液,有報導幽門狹窄病例在新生兒高胃酸期中,發生胃潰瘍的大量嘔血者,亦有報告發生十二指腸潰瘍者。在嘔吐之後嬰兒仍有很強的求食欲,如再餵奶仍能用力吸吮。未成熟兒的症狀常不典型,噴射性嘔吐並不顯著。隨嘔吐加劇,由於奶和水攝入不足,體重起初不增,繼之迅速下降,尿量明顯減少,數日排便1次,量少且質硬,偶有排出棕綠色便,被稱為饑餓性糞便。由於營養不良,脫水,嬰兒明顯消瘦,皮膚鬆弛有皺紋,皮下脂肪減少,精神抑鬱呈苦惱面容。發病初期嘔吐喪失大量胃酸,可引起堿中毒,呼吸變淺而慢,並可有喉痙攣及手足搐搦等症狀,以後脫水嚴重,腎功能低下,酸性代謝產物瀦留體內,部分鹼性物質被中和,故很少有明顯堿中毒者。嚴重營養不良的晚期病例已難以見到。

2014年08月20日 10:04

你好,腹部檢查時要置於舒適的體位,可躺在母親的膝上,腹部充分暴露,在明亮的光線下,喂糖水時進行觀察,可見到胃型及蠕動波,其波形出現于左肋緣下,緩慢地越過上腹部,呈1~2個波浪前進,最後消失於臍上的右側。檢查者位於嬰兒左側,手法必須溫柔,左手置於右肋緣下腹直肌外緣處,以食指和無名指按壓腹直肌,用中指指端輕輕向深部按摸,可觸到橄欖形、光滑質硬的幽門腫塊,1~2cm大小。在嘔吐之後胃空虛且腹肌暫時鬆弛時易於捫及。偶爾肝臟的尾葉或右腎被誤為幽門腫塊。但在腹肌不鬆弛或胃擴張時可能捫不到,則可置胃管排空後,喂給糖水邊吸吮邊檢查,要耐心反復檢查,據經驗多數病例均可捫到腫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