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診斷標準
問題 【內科】 【歸檔】 15年12月26日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診斷標準

問題描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診斷標準是多少呀?糖尿病患者常可發生急性併發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es mellitus ketoacidosis)、高滲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和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lactic acidosis,LA)。三者可以單獨發生,也可2種以上先後或同時發生。例如患者發生的儘管主要是DKA,往往同時有HNDC和(或)LA,幾乎半數DKA病人血乳酸增高,而HNDC病人至少有1/3存在輕度DKA,另有不少HNDC病人,也有血乳酸增高,並不是“純非酮症性”。因此,對糖尿病急性併發症危重患者,應警惕上述病症重疊存在。
網友回答
2015年12月26日 10:53

酮症酸中毒按其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3種情況。輕度實際上是指單純酮症,並無酸中毒;有輕、中度酸中毒者可列為中度;重度則是指酮症酸中毒伴有昏迷者,或雖無昏迷但二氧化碳結合力低於10mmol/L,後者很容易進入昏迷狀態。臨床上,較重的DKA可有以下臨床表現:症狀和體征:1.糖尿病症狀加重和胃腸道症狀 DKA代償期,病人表現為原有糖尿病症狀如多尿、口渴等症狀加重,明顯乏力,體重減輕;隨DKA病情進展,逐漸出現食欲減退、噁心、嘔吐,乃至不能進食進水。少數病人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兒可有廣泛性急性腹痛,伴腹肌緊張及腸鳴音減弱而易誤診為急腹症。原因未明,有認為可能與脫水、低血鉀所致胃腸道擴張或麻痹性腸梗阻等有關。應注意或由少見的誘發DKA的急性原發性腹內疾病引起。如非後者,糾正代謝紊亂腹痛即可緩解。2.酸中毒大呼吸和酮臭味 又稱Kussmaul呼吸,表現為呼吸頻率增快,呼吸深大,由酸中毒所致,當血pH<7.2時可能出現,以利排酸;當血pH<7.0時則可發生呼吸中樞受抑制而呼吸麻痹。重度DKA,部分患者呼吸中可有類似爛蘋果味的酮臭味。3.脫水和(或)休克 中、重度DKA病人常有脫水症狀和體征。高血糖導致大量滲透性利尿,酸中毒時大量排出細胞外液中的Na,使脫水呈進水性加重。當脫水量達體重的5%時,患者可有脫水征,如皮膚乾燥,缺少彈性,眼球及兩頰下陷,眼壓低,舌幹而紅。如脫水量超過體重的15%時,則可有迴圈衰竭,症狀包括心率加快、脈搏細弱、血壓及體溫下降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4.意識障礙 意識障礙的臨床表現個體差異較大。早期表現為精神不振,頭暈頭痛,繼而煩躁不安或嗜睡,逐漸進入昏睡,各種反射由遲鈍甚而消失,終至進入昏迷。意識障礙的原因尚未闡明。嚴重脫水、血漿滲透壓增高,腦細胞脫水及缺氧等對腦組織功能均產生不良影響;有認為血中酮體尤其是乙醯乙酸濃度過高,可能與昏迷的產生關係密切,而β-羥丁酸堆積過多為導致酸中毒的重要因素,丙酮則大部分從呼吸排出且其毒性較小。5.誘發疾病的表現 各種誘發病均有其自身的特殊表現,應予注意識別,避免與DKA相互混淆或相互掩蓋而延誤診治。

2015年12月26日 10:53

1.治療原則(1)首先要堅持“防優先於治”的原則:加強有關酮症酸中毒的教育工作,增強糖尿病患者、家屬以及一般人群對酮症酸中毒的認識,以利於及早發現和治療本病。(2)嚴格控制好糖尿病,堅持良好而持久的治療達標為本:及時防治感染等誘因,以預防酮症酸中毒的發生與發展。(3)按酸中毒程度不同採取相應治療措施:對於輕度的酮症酸中毒患者應鼓勵進食進水,用足胰島素,以利血糖的下降和酮體的消除;中度或重度酮症酸中毒應用小劑量胰島素療法,必要時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4)注意除去誘因,貫穿治療的始終:不僅有利於DKA的治療及緩解,且可防治酮症酸中毒復發。(5)堅持守護治療,嚴密觀察:清單記錄血及尿化驗結果,出入液量,葡萄糖、鉀及胰島素使用量,每天至少小結2次,以指導治療。2.治療措施(1)一般措施:包括:①抽取血標本,送檢診治DKA所需各項化驗,如血糖、血酮、血pH及CO2CP、BUN和(或)Cr、Na、K、Cl-等。必要時血氣分析或血漿滲透壓檢查。並留置針頭即刻連接輸液裝置。②採集尿標本,記尿量,並送檢尿糖、尿酮、尿常規。昏迷病人導尿後留置導尿管,記錄每小時和24h尿量,並可按需取尿監測治療中尿糖及尿酮的變化。③昏迷患者,或有嘔吐、腹脹、胃瀦留、胃擴張者,應插入胃管,持續胃腸減壓或每2小時吸引1次,記錄胃液量,注意胃液顏色等變化。④按一級護理,密切觀察T,P,R,BP四大生命指標的變化;精確記錄出入水量和每小時尿量;保持呼吸道通暢,如血PO2<80mmHg者給予吸氧。根據所得監測資料,及時採取相應有效治療措施。(2)小劑量胰島素治療:DKA發生的主要因素是胰島素缺乏,因此治療關鍵首要的是迅速補充胰島素,來糾正此時的急性代謝紊亂所致高酮血症和酸中毒。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推薦臨床應用小劑量胰島素治療。①理論依據:研究認為:A.正常人每天分泌胰島素總量約為55U,空腹血漿胰島素水準約5~20μU/ml,餐後峰值約為60~100μU/ml。對胰全切的病人每天僅需補充胰島素40~50U,就能維持糖代謝正常。B.血漿胰島素濃度達10μU/ml時能抑制肝糖分解,達20μU/ml時能抑制糖異生,達30μU/ml能抑制脂肪分解,達50~60μU/ml時可促肌肉、脂肪組織攝取葡萄糖,達100~200μU/ml時可促K進入細胞內。總之,血漿胰島素濃度維持在20~200μU/ml時即能產生最大的降糖作用,而每小時輸入胰島素2~10U就達此有效濃度。C.靜脈注射胰島素在體內的半壽期很短,僅3~5min,1次靜脈注射後血漿胰島素濃度,於25min後即下降到起始高峰的1%以下。因此,除少數伴有抗胰島素現象的DKA病人外,一般不需用大劑量胰島素治療DKA。②方法:A.經靜脈、肌內或皮下給予胰島素,成人按每小時0.1U/kg標準體重[兒童0.25U/(kg·h)],即4~6U/h,一般不超過10U/h。使血糖以4.2~5.6mmol/h(75~100mg/h)的速度下降,並消除酮體。若血糖下降速度小於滴注前水準30%,則表明可能伴有抗胰島素因素,此時可將胰島素用量加倍。一般認為靜脈滴注<2U/h效果欠佳,4U/h為足夠量,6U/h(相當於成人每小時6U/h)效果可靠。B.首次衝擊量,一般病例可不給。重度DKA或血糖過高(>600mg/dl)、或血壓偏低者宜用胰島素(RI)20U靜脈注射。如採用胰島素皮下給藥法時(較重病人末梢迴圈不良,皮下給藥效果不佳)可用首次衝擊量靜注。C.當血糖下降13.9mmol/L(250mg/dl)時,改輸5%葡萄糖(或糖鹽水)以防低血糖(因低血糖不利於酮體的消除),可按胰島素(U)∶葡萄糖(g)=1∶4~1∶6給藥[例如5%葡萄糖500ml中加入胰島素(RI)4~6U維持靜脈滴注]。也可按胰島素(U)∶葡萄糖(g)=1∶2~1∶4給藥(5%葡萄糖500ml RI6~12U)。如病人的血糖水準已降至13.9mmol/L以下,無需再額外增加RI量。按此濃度持續點滴使病人血糖維持在10mmol/L左右,一直到尿酮體轉陰,尿糖( )時可以過渡到平日治療,改為皮下注射,但應在停靜脈滴注胰島素前1h,皮下注射1次RI,一般注射為8U以防血糖回跳。否則由於靜脈輸入的胰島素代謝清除率高,作用難以持久,如果引起酮症酸中毒的誘因尚未完全消除,可能導致酮症酸中毒的反復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