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中醫科】
【歸檔】 14年09月01日
溫熱論解析 [濕熱病]
網友回答
臨床上出現但寒不熱的“惡寒”,是指全身惡寒,是“陽虛”的特徵。“局部惡寒”在表現上與全身惡寒不同,它局限於身體的某一部分惡寒。四肢惡寒 惡寒而四肢厥冷,為“四逆湯”的特徵。若但有四肢惡寒,則多屬“脾陽不足”,因為“脾主四肢”,此證常見於胃陽虛的胃痛證;或脾陽虛的泄瀉病人,可用“附子理中湯”溫其中焦之陽,則四肢自溫,方中附片當重用。一般在4~8錢,先煎1小時,附片性燥烈而有毒,但先煎則其性自溫和而毒性亦減。有時無病之青壯年人,亦有常年手足不溫甚至如冰者,則不需治療,曾試治數例,用參芪無效,用附桂則出現燥象,而手足清冷如故,原因尚待研究。
身熱足寒 身體發熱而兩足厥冷惡寒,摸之寒冷,這種現象,多出現在“濕熱病”過程中,由濕熱鬱遏而引起。其發病機制非陽氣不足,而屬陽氣為濕邪阻遏不通,陽氣不能下達,故兩足逆冷,不可誤用溫陽法。葉天士在《溫熱論》中講的“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一語,是針對本證的治療原則,小便利則濕除,熱無濕遏,陽氣自通。餘治濕熱病有此現象,常於“三仁湯”中重用通草,薏仁,再加黃豆卷,木通,甚則再加入北細辛三五分,其足自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