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孩子小的時候沒喂飽,現在總感到內疚怎麼辦?
問題 【兒科】 【歸檔】 09年10月06日

孩子小的時候沒喂飽,現在總感到內疚怎麼辦?

問題描述 您好!我孩子小的時候吃我自己的奶,那時是帶第一個孩子沒有經驗,發現孩子吃不飽由於婆婆不讓加奶粉,因此聽婆婆的不敢加,所以孩子總是吃個半飽,因此身體很瘦弱,到現在孩子已經20歲了體質很不好,我真是太後悔極了,這些年來一想起這些心裡就充滿內疚,恨我自己沒有主見,同時也恨我婆婆,我也知道沒有用可是就是不能控制自己,我該怎麼辦?
網友回答
2009年10月06日 20:45

您好能理解您的心情,但是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我們如果再停留過去,那麼就會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像您這樣的問題,如果您自己調整不了,我們建議您進行心理諮詢與輔導來調整

2009年10月06日 20:42

你好:首先,“解鈴還得系鈴人”,既然悔恨心理是由於暈輪效應造成的,那麼就應在認識人或事物時有意識地克服暈輪效應的消極影響。據心理學家分析,暈輪效應有三種特性,一是掩飾性,即以時效性的核心特徵掩飾了其他特徵,或說是以此局部掩飾了彼局部,使人得不到整體的認識;二是散漫性,即認識不能深入、徹底,以浮光掠影的情感印象替代了對人或事物的本質的認識;三是定勢性,即頭腦裡的先入為主的印象直接影響對人或事物的認知與評價。為此,在處理人或事物的關係時,一定冷靜分析,全面、客觀地認識其利與弊。既要看到人或事物的優長,也要警惕“人心惟危”的乘虛而入;既要感知人或事物的表面性,也要注意思索其本質;既要避免先入為主的情感印象,也要綜合分析各種現象來糾正認知偏差。在認識人或事物時能作到這些就會避免或減少令人悔恨的事情發生,也就無須為買不到後悔藥而苦惱了。其次,當差錯或失誤出現後,應該認識到“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的道理。針對差錯的性質和程度,採取補救措施,力爭將損失減少到最小最小。這樣,即使有些損失,也能在相當程度上平復悔恨心理,達到一定的心理平衡。再次,要堅信世間找不到後悔藥,正如潑在地上的水無法收回一樣,對失誤的悔恨是無濟於事的。無休止的悔恨,只能是對自己的痛苦的精神折磨,決不會因為你殘酷地折磨自己,就能使失誤的事情圓滿複歸。客觀的態度是,振作精神,開拓進取,以慘痛的教訓作為學費來為自己“充電”,以新的業績來補彌以前的損失和精神的創傷。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askRA9M:張麗醫生,您好!非常感謝您回答我的問題,看了你的回答我的心情好了許多,我會按照您所說的那樣,以新的業績來彌補以前的損失和遺憾。過去的就過去了世上沒有後悔藥,再想也沒有用。我以後會記住您的話慢慢從此情緒中解脫出來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