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大類風濕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炎性系統性進行性疾病,病理上以對稱性、侵蝕性關節滑膜炎症為主,侵犯關節軟骨、軟骨下骨、韌帶、和肌腱,造成關節軟骨、骨和關節囊破壞,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其2-3年的自然致畸率為60—70%。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仍不清楚,治療上還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當前國內外使用的藥物,以及植物藥均不能完全控制關節破壞,而只能緩解疼痛、減輕或延緩病情的發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診斷和及時使用改善病情藥是臨床研究關注的焦點。改善病情藥(Diseases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DMARDs)是指能夠改變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改善並維持關節功能,降低關節滑膜炎症,防止或明顯降低關節結構破壞進展,改變類風濕性關節炎病程,其療效可維持1年以上的藥物。近幾年來,隨著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機理研究的深入,明確了DMARDs作用靶位,新型的DMARDs及生物製劑DMARDs不斷推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預後有了明顯的改觀,患者的生活品質有所提高,其病程轉歸大大改善。
目前常用的聯合方案有:① MTX+柳氮磺吡啶;② MTX+羥氯喹(或氯喹);③ MTX+青黴胺;④ MTX+金諾芬;⑤ MTX+硫唑嘌呤;⑥柳氮磺吡啶+羥氯喹;⑦MTX+依那西普(Etanercept)/Infliximab;⑧MTX+羥氯喹(或氯喹)+柳氮磺吡啶。國內還可採用MTX和植物藥(如雷公藤、青藤堿和白芍總甙)聯合治療。如患者對MTX不能耐受,可改用來氟米特或其他DMARDs,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可用MTX+來氟米特或多種DMARDs聯合治療。必須再次強調指出:無論選用哪一種治療方案,在治療前必須照雙手(包括腕關節)X線相或受累關節的對稱性X線相,並於治療後逐年複查X線相用以比較療效。為避免藥物不良反應,用藥過程中應嚴密觀察血尿常規、肝腎功能並隨時調整劑量。評價治療反應除比較治療前後的關節壓痛、腫脹程度和關節數、受累關節放射學改變外,還應包括功能狀態的評價,醫生和患者對疾病活動性的總體評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