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性健康全口義齒組成結構
問題 【皮膚性病科】 【歸檔】 16年01月10日

全口義齒組成結構

問題描述 醫生,您好!我想諮詢一下全口義齒組成結構是怎麼樣的啊?前幾天去老家看望奶奶,奶奶除了年紀大了行動不方便外吃東西也變的很慢很費勁了,牙齒開始掉的差不多了,於是我們就有了義齒的想法,不過我還是想先瞭解一下全口義齒組成結構。誰能幫忙解答解答,謝謝了!
網友回答
2016年01月10日 11:30

你好!邊緣封閉區(Border Seal Area): 包括上下頜口腔前庭溝底、唇頰舌系帶附著部、下頜舌側口底黏膜反折處、上頜後堤區和下頜磨牙後墊。邊緣封閉區週邊分別為唇頰、口底和軟齶等活動組織,該區域黏膜下有大量疏鬆結締組織,軟組織活動度大,不能承受咀嚼壓力,義齒基托邊緣在此區域不能過度伸展,以免影響周圍組織的功能活動或壓迫黏膜。但義齒基托也不能過短,唇頰舌側基托邊緣應由黏膜包裹,上頜義齒後緣應形成後堤,借助黏膜的讓性(Resilience)使義齒後緣與黏膜密合,形成完整的邊緣封閉,使空氣不能進入義齒基托與承托區黏膜之間,利用大氣壓力保證義齒的固位。

2016年01月10日 11:30

你好!全口義齒的固定 就是指義齒能夠抵抗義齒沿就位道相反方向脫落的能力。由於口內沒有基牙提供固位、穩定,只能借助吸附力、介面作用力、大氣壓力、肌肉作用力提供固位。簡單的說就是借助類似拔火罐產生負壓後獲得吸力,因此全口義齒需要與口內黏膜組織之間形成良好的邊緣封閉,由於全口義齒在整個咀嚼運動過程中都要保持固定在口內,患者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軟組織主動配合來獲得邊緣封閉,在正常使用中,患者大張口、漱口、打噴嚏、咳嗽、伸舌等動作可導致邊緣封閉破壞使義齒脫落。

2016年01月10日 11:30

你好! 制取印模、灌制石膏模型 制取印模是全口義齒成功的關鍵步驟之一。一般要通過取初印、做個別託盤、邊緣整塑、取終印這樣幾個步驟完成。制取印模後再灌製成石膏模型,該模型與患者功能狀態下口內結構相同,用於全口義齒在技工室的製作。 (二) 確定上下頜位關係 此步也是關鍵步驟之一。由於天然牙喪失後原有的上下頜位置關係,需要找到一個適宜的位置關係製作全口義齒,研究表明上下頜的生理後位元是一個根據雙側的關節位置確定、可以重複的、穩定的、可以接受的上下頜位置關係,因此臨床上頜位關係確定一般就是使用各種手法將下頜固定在具有一定高度,且相對于上頜的生理範圍內的最後位。這一過程是通過暫基托和蠟堤固定來實現。

2016年01月10日 11:29

你好! 全口義齒基托覆蓋下的無牙頜組織,不同的部位其組織結構特點不同,對義齒修復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根據組織結構特點,無牙頜可分為主承托區、副承托區、邊緣封閉區和緩衝區四個區域。 1.主承托區(Primary Stress-Bearing Area): 包括上下頜牙槽脊頂,以及除上頜硬區之外的硬齶水準部分。該區域表面通常為附著黏膜,有高度角化的複層鱗狀上皮,黏膜下層緻密,有一定的彈性,移動度小,能夠抵抗義齒基托的壓力,是承擔義齒咀嚼壓力的主要區域。義齒基托應與主承托區黏膜密合。 當下頜牙槽脊低平時,下頜後部牙槽脊頰側的頰棚區趨於水準,由於其表面骨質緻密,能承受較大的垂直向壓力,可作為下頜義齒的主承托區。

2016年01月10日 11:29

你好!副承托區(Secondary Stress-Bearing Area): 包括上下頜牙槽脊的唇頰側和舌齶側斜面。該區域黏膜為附著黏膜向非附著黏膜過渡,上皮角化程度降低,黏膜下層疏散,黏膜下可含有脂肪、腺體,甚至有肌纖維附著。副承托區不能承受較大的咀嚼壓力,可抵抗義齒受到的水準向作用力,有利於義齒的穩定。義齒基托也應與副承托區黏膜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