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格解體情感解體
問題
【精神心理科】
【歸檔】 14年12月20日
人格解體情感解體
網友回答
人格解體作為一個症狀,在許多精神疾病中都能見到,尤其常見於抑鬱症、癔病、疑病症等。有一位抑鬱症病人準確地描述了自己患病後出現的人格解體症狀:"自從發病以來,我不但情緒不高,有自卑、自責的念頭及對前途感到無望,還有一個症狀也讓我難以忍受,就是自己與別人及外界事物間總有一種難以打破的隔膜感,比如我看日出、看花,都如在夢裡,與人交往時也有一種似真若夢的感覺,我真懷疑自己是不是還活著。"
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一種知覺障礙,特徵為自我關注增強,但感到自我的全部或部分似乎是不真實、遙遠或虛假的;這種改變發生時,感覺正常而且情感表達能力完整。在各種複雜而痛苦的主觀體驗中,多難以用文字表達,比較突出的有軀體改變的體驗、強迫性自我審視、缺乏情感反應、時間體驗紊亂,以及身份異化感或自動感。在人格內部,表現為心理失調、情緒紊亂或企圖自殺;在社會中,則表現為反社會行為。也表現為一種奇怪的複合體驗障礙,感到自身或外部世界發生了改變,具有一種陌生感和不真實感。如感到環境發生改變、不真實,似若做夢(現實解體);覺得體驗能力喪失,似乎不能哭、不能愛和恨(情感解體);覺得身體某部變大、變小、分離、嵌合、空虛(軀體解體)。自知力一般能保留,否則為人格解體妄想。人格解體可在其他方面正常的人中孤立地發生,也可伴發於疲乏或強烈的情感反應,或成為思維反芻、強迫性焦慮、抑鬱症、分裂症、某些人格障礙和腦功能障礙的組成症狀。多見於抑鬱症、焦虛性障礙。也見於精神分裂症或顳葉癲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