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白癜風的發病原因
問題 【皮膚性病科】 【歸檔】 16年09月28日

白癜風的發病原因

問題描述 兩個月前,我的手指上長了個白點,最近發現白點大了,去醫院檢查說是白癜風,我的身體一向很健康的,怎麼會的這種病?到底是什麼原因到導致的,生活中藥注意什麼?
網友回答
2016年09月29日 14:38

您好,引發白癜風的原因還是比較多樣的。一般有:遺傳因素、自體免疫因素、神經介質因素、分泌代謝因素、酪氨酸、銅離子缺乏因素等。這些都是可能引起白癜風的原因。另外飲食、情緒、煙酒、藥物刺激、機械性刺激、手術、外傷、等也都有可能使人患上白癜風!

2016年09月29日 14:10

白癜風的發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可能與遺傳因素、免疫因素、精神神經因素、內分泌因素、藥物因素、黑素細胞因素、紫外線照射因素、外傷因素、內臟疾病因素、微循環因素、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有一定的關係。

2016年09月29日 11:09

患者不能喝酒,抽煙,熬夜,辣椒,碳酸飲料,優酪乳,酸性食物,蝦,螃蟹。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主要是水果(西瓜香蕉可以適量的吃,其它的都應儘量少吃),蔬菜中不要吃番茄,白蘿蔔,香菜等等。忌食蔥、蒜、魚、蝦、羊肉、竹筍、鹹菜、辣椒、酒類。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最好就別吃了,辛辣,過酸的食物也需要注意少吃,碳酸飲料不要喝。

2016年09月29日 08:46

你好,白癜風的病因有幾十種,像精神壓力大、免疫力下降、內分泌紊亂、外傷、遺傳和感染等多種誘因引發的。建議患者不要盲目的治療,以免加重病情。白癜風患者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護理,應從以下幾點入手:減少維生素C的攝入;儘量避免手術和外傷;減少心裡壓力,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經常運動,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戒煙少酒;合理飲食,不要偏食、厭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016年09月29日 08:36

白癜風的發病原因比較複雜,包括自身免疫學說、黑色素細胞自身破壞學說、神經化學因數學說、遺傳因素、微量元素變化及精神因素、微循環障礙、飲食、情緒、煙酒、藥物刺激、機械性刺激、手術、外傷等等多種誘因的作用所致。平時要注意這些內容,及早預防白癜風疾病的出現。

2016年09月28日 20:33

個病主要是黑色素的脫失,發病誘因有幾十種,像壓力大,應急情況,外傷,免疫力下降,內分泌紊亂,酪氨酸,銅離子相對缺乏,遺傳,感染等等,有幾十種誘因,所以治療不要盲目治療,要查明病根在治療.平時注意最好不要接觸維生素C的食物,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桔子、番茄、葡萄、山楂、獼猴桃等。過酸或過辣的食物也可能影響病情與治療效果,不利於白癜風的治療效果比如,煙、酒、辣椒。提倡用銅質餐具。平時多吃一些含有酪氨酸及礦物質的食物,肉(牛、兔、豬、瘦肉)、動物肝臟、蛋、奶、菜(蘿蔔、茄子、冬筍、木耳、海帶等)、豆、花生、黑芝麻、核桃等食物。 雖然以上羅列了不少的飲食禁忌但是真正的白癜風患者也不必太過於恐慌,因為白癜風在飲食方面並不需要太多的限制,要是什麼都不吃的話,身體的營養方面跟不上,那多對疾病的恢復也會不利的,人體缺乏任何一種維生素都是不行的。

2016年09月28日 20:32

白癜風發病的具體原因目前醫學界還沒有弄清楚,從臨床實踐中瞭解到,兩代遺傳的病例有2家,其它患者也說不準具體的原因。有的人生活富裕,有的人打工,有的在上幼稚園,有的人退休數年

2016年09月28日 20:32

白癜風是一種脫色性病變,是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毛囊內的黑色素細胞減少或消失,皮膚變白,毛髮也可變白。人體皮膚是由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與附屬器組成。其中,表皮又分5層,由裡到外為基底層、棘細胞層、顆料層、透明層及角質層。這5層系由兩種細胞構成,即角朊細胞與樹枝狀細胞,樹枝狀細胞位於表皮的最底層-基底層。樹枝狀細胞有三種,其中之一是黑色素細胞,黑色素細胞能利用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合成黑色素。白癜風是由於皮膚和毛囊內的黑色素細胞內酪氨酸酶活性減低或消失,而引起的表皮脫色性病變。

2016年09月28日 20:32

目前白癜風是好診斷,但不好治療的一種疾病,但它不會傳染還遺傳,所以不用害怕和擔心,治療主要靠中醫,通過辨證論治,採用補益氣血法、補益肝腎法、祛風通絡法、行氣活血法、疏肝理氣法等治療方法,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來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同時在治療的過程中可以局部用藥,主要是中醫製成的各種散劑、膏劑、酊劑。

2016年09月28日 20:32

白癜風的病因到目前歸納起來有以下因素:遺傳因素;精神神經因素;化學因素;酪氨酶、銅離子相對缺乏因素;感染因素;外傷因素等等。可見,白癜風的發病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病人查不出任何誘發因素。我們研究發現,白癜風患者不論發病在什麼部位,都與微循環障礙有關係。對於不同的白癜風患者,病因不同,建議到專業的醫院進行確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