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線上諮詢手足癬治
問題 【皮膚性病科】 【歸檔】 15年10月21日

線上諮詢手足癬治

問題描述 每次到深秋,冬天這樣,皮膚就很癢,特別是大腿,已經撓出很多疤,很多暗沉的色素,然後皮膚麼,特別幹,上面白白的一層,不知道為什麼,而且皮膚癢的時候,會撓出很多白白的,像雪花一樣,不知道什麼原因,皮膚到底怎麼了。請問該怎麼治療呢?
網友回答
2015年10月21日 20:15

線上諮詢手足癬治:足癬俗名“香港腳”,又叫腳氣、腳濕氣。症狀為腳趾間起水皰,脫皮或皮膚發白濕軟,也可能是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開裂,可蔓延至腳底及腳背邊緣,劇癢,必須抓破為止。故常伴有繼發感染,致局部化膿、紅腫、疼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窩組織炎。治療手足癬專家推薦蜜仁克癬方,中草藥配方,去除病根,治癒不復發。手足癬患者平時需要注意飲食,避免刺激發病部位。

2015年10月21日 20:15

線上諮詢手足癬治:由於用手抓癢處,常傳染至手而發生手癬(鵝掌風);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長,則成甲癬(灰指甲)。真菌喜愛潮濕溫暖的環境,夏季天熱多汗,穿膠鞋、尼龍襪者更是為真菌提供的了溫床;冬季病情多好轉,表現為皮膚開裂。這是一種接觸傳染病,會因共用面盆、腳盆、腳巾、手巾,、拖鞋及澡盆而迅速傳播。中醫認為本病多因脾胃濕熱循經上行於手則發於癬,下注於足則發足癬,或由濕熱生蟲,或疫行相染所致。手足癬都是難以徹底治癒的皮膚病。

2015年10月21日 20:15

線上諮詢手足癬治:手足癬是發生於掌、蹠與指、趾間皮膚的淺部真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有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手癬中醫稱之為“鵝掌風”,足癬中醫又稱“腳濕氣”。中醫認為本病多因脾胃濕熱循經上行於手則發於癬,下注於足則發足癬,或由濕熱生蟲,或疫行相染所致。 水皰鱗屑型可外用咪康唑霜,克黴唑霜、複方苯甲酸搽劑、複方雷鎖辛搽劑等;角化增厚型可作複方苯甲酸軟膏,咪康唑霜或10%冰醋酸浸泡;有皸裂者,可加用尿素脂等。皮損消退後應繼續搽藥至少2周;手部搽藥次數應適當增加,特別是洗手後加搽軟膏或霜劑,病程久者或局部治療效果差者可口服灰黃黴素,酮康唑等;或氟康唑50%mg/日或150mg/周頓服,連服2-4周;伊曲康唑200mg/日頓服,連服一周;療黴舒250mg/日,連服2周。

2015年10月21日 20:15

線上諮詢手足癬治:手足癬多來自於搔抓足癬,股癬和頭癬等的直接接觸傳染或甲癬及手背部體癬的蔓延.手癬的病原菌以紅色毛癬菌為主預防手癬,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手部衛生,接觸足癬後要勤洗手,同時用藥物治療足癬,杜絕病源。措施一:平時要講究個人衛生,不要用公用拖鞋、腳盆、擦布等,鞋襪、腳布要定期滅菌,保持足部清潔乾燥;措施二:手足多汗和損傷,往往是腳癬或手癬最多見的誘因之一,平時要減少化學性、物理性、生物性物質對手足皮膚的不良刺激,如果是患者少飲刺激性飲料,如濃茶、咖啡、酒類等,因為這些飲料激惹汗腺的分泌與排出,給表皮黴菌的易感性提供了有利的環境。

2015年10月21日 20:15

線上諮詢手足癬治:手足癬是一種皮膚傳染病,為致病性皮膚絲狀真菌感染所引起。它和其他傳染病的傳播規律一樣,也是有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患者及帶菌者);傳染途徑(直接接觸與間接接觸);易感者(易思手足癬的人群)。 ‘ 患手足癬和其他皮膚癬的人與寵物(貓、狗等),是傳染手足癬的病源。人與人、動物與動物、人與動物的密切直接接觸,如果其中有癬病患者,必然攜帶有致病癬菌,這種密切接觸,即可互相傳染,一傳十.十傳百,使手足癬傳播開來。這種直接接觸,包括社交場合的握手,夫妻間的腳貼腳,摟抱與撫摸貓、狗,自己用手搔抓患處後接觸其他部位皮膚等,均可導致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