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紅蝴蝶瘡
問題
【皮膚性病科】
【歸檔】 14年07月28日
紅蝴蝶瘡
網友回答
本病分為盤狀紅蝴蝶瘡與系統性紅蝴蝶瘡,以後者多見。 盤狀紅蝴蝶瘡:多見於20~40歲左右的女性,男女之比約1:3,家族中可有相同患者。 皮損好發于面部,尤以兩頰、鼻部為著,其次為頭項、兩耳、眼瞼、額角,亦可發於手背、指側、唇紅部、肩胛部等處。初為針尖至黃豆大小或更大微高起的鮮紅或桃紅色斑,呈圓形或不規則形,境界清楚,邊緣略高起,中央輕度萎縮,形如盤狀,醫學教育網整理表面覆有灰褐色的黏著性鱗屑,鱗屑下有角質栓,嵌入毛囊口內,毛囊口多開放,猶如篩孔,皮損周圍有色素沉著,伴毛細血管擴張。兩頰部和鼻部的皮損可相互融合,呈蝶形外觀。黏膜亦可累及,主要發生在唇部,表現除鱗屑紅斑外,甚至可發生糜爛、潰瘍。
系統性紅蝴蝶瘡:多見於青年及中年女性,男女之比約為1:10. 本病早期表現多種多樣,症狀多不明顯,初起可單個器官受累,或多個系統同時被侵犯。常表現為不規則發熱,關節疼痛,食欲減退,伴體重減輕、皮膚紅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