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冠狀動脈解剖命名
問題 【內科】 【歸檔】 15年11月15日

冠狀動脈解剖命名

問題描述 冠狀動脈解剖命名有哪些呀,冠狀動脈解剖命名有什麼區別嗎?誰對於冠狀動脈解剖命名這方面有研究的可以回復我嗎/?
網友回答
2015年11月15日 21:21

冠狀動脈解剖學簡介左、右冠狀動脈是從主動脈發出的,也是極端重要的第一個分支,完全靠它向心臟提供血液。它們的開口深處主動脈根部,分別在左、右主動脈竇內。若以主動脈瓣附著緣連線為界,可將主動脈竇分為竇內和竇外,開口的絕大多數(80%~91%)均處於竇內,其餘的開口在竇外或竇線上。一、左冠狀動脈 初為一總幹,長約0.1 ~ 2.8cm,埋藏在肺動脈起始部與左心耳之間心外膜深層脂肪組織中,但也有極個別人無總幹,此時的前降支和旋支並列分別開口于左主動脈竇內。總幹在左房室溝內分為前降支和旋支,42%的人在兩支之間發出一對角支,個別也有發出兩個對角支的。

2015年11月15日 21:21

1.前降支和旋支 它們是左冠狀動脈的主幹,前降支沿前縱溝在心外膜下走向心尖,到前縱溝末端向後繞過心緣終於心臟隔面的下三分之一附近,或與後降支發生吻合。提起左心耳、可見心外膜下脂肪深部的旋支沿左房室溝左行繞過心左緣,到心臟的後面。有的旋支甚短,只達心左緣,有的較長甚至分佈到左室正後或部分右心室。前降支和旋支之間形成一定角度(40~150度),但多呈直角。它們在途中又分出心房分支和心室分支:2.左房分支 均來自旋支,計有: (1)左房前支 于左心耳根部發自旋支的初始部,向上行走在主動脈根部和左心房之間,分佈到左心房前內側壁。有時它還發出一較大的竇房結動脈,向上後至上腔靜脈終部並環繞上腔靜脈口,且沿途發出許多小支到左、右心房之間,組成心房動脈網路。

2015年11月15日 21:21

(2)左房中間動脈 較恒定地起自心左緣處的旋支,分佈到左心房側後面。 (3)左房後支 較小,發自旋支的膈面,分佈左心房後壁。3.左室分支 大致可分為左室前和左室後兩組,它們分別是: (1)對角支 多起自前降支與旋支分叉處,有長有短,分佈左室前壁,長者可達心尖區。 (2)左室支 沿前降支而下向左室前壁發出3~5支(最多可達9支),較大的左室支,可分佈到心左緣和心尖區,以及從旋支向下分出的左室前支,供應左室前壁和側壁血運。 (3)左緣支 系由旋支在房室溝左緣處分出,一般較大,分佈到左心緣側壁,或它本身就是旋支的終末分佈。 (4)室中膈前支 系由前降支的深面發出較大的分支(12~17支),垂直進膈,分佈其前三分之二區域,並在室間隔內與來自後降支的室中膈分支形成網路和吻合。

2015年11月15日 21:21

(5)左室後支 其大小來源變異較大,如旋支不發達,它可來自右冠狀動脈。反之,如果旋支較粗長並進入後縱溝,則左室後支常由旋支發出,分佈到左、右心室的後面。 (6)前降支還發出較多的小分支,分佈到前縱溝附近的右心室前壁。二、右冠狀動脈 起自右主動脈竇,在肺動脈始部與右心耳之間心外膜下脂肪深層沿右房室溝右行,繞過心右緣到心臟膈面。在心後面房室交界處進入後縱溝轉向下,走向心尖區,在後縱溝內的部分稱為後降支。右冠狀動脈沿途發出分支到右心室,右心房,室間隔後部和左心室後壁等處。右冠狀動脈有如下分支:

2015年11月15日 21:21

1.右房支 按分佈的部位,又可分為三群 (1)右房前支(1~3支) 發自右冠狀動脈的初始部1釐米處,上行分佈到右心耳和右心房並在右心耳與主動脈之間形成血管網路,有的還發出較大的分支到上腔靜脈終末並環繞上腔靜脈口,以代替來自左冠的的竇房結動脈。 (2)右房中支 此支較恒定,起自心右緣處的右冠狀動脈,分佈到右房外側壁並與右心房壁的動脈網路相通,或直接成為竇房結動脈。 (3)右房後支 起自右冠狀動脈膈面的分支(1~2支),較細短,分佈到右房後面。但有時也較粗長,起自後降支起始部,可分佈到右心房和肺靜脈終末附近,甚至達左心房後壁2.右室支 (1)右室前支 在右房室溝處有數支較細短向下分支到右心室前壁,其第一支分佈到肺動脈圓錐(又叫右圓錐支),與來自前降支的細短的左圓錐支在肺圓錐壁上吻合形成網環(即Vieassens環),是常見的左、右冠狀動脈之間的側支血管,並有血管與肺動脈壁或主動脈根部血管網路相連。-以上的皆是我針對你提出的冠狀動脈解剖命名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具體的還請詢問專業的醫師,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