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流血,有疼痛感
便血一般分為鮮血便、柏油樣便和隱血便,現將常見病因分述如下。 1 鮮血便:一般來自回腸下端、結腸、直腸、肛門,大便顏色鮮紅或暗紅,可混有粘液和膿血。常見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瘡便血在排便時噴射狀流出或便後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門疼痛較劇。直腸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時糞便變細呈條狀或有壓跡。痢疾便血呈膿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2 柏油樣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嘔出,血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腸內的硫化物結合成硫化亞鐵,硫化亞鐵使大便發黑而發亮,像柏油一樣。出現柏油樣便,表明出血量已經達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藥物可以使大便發黑,用大便隱血試驗可以鑒別。 3 隱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顏色改變,僅在化驗時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稱為隱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發生隱血便,常見胃潰瘍、胃癌。 便血的救護措施與嘔血基本相同。安靜臥床,減少活動,觀察出血量,適當使用止血藥,發生暈厥、休克及時送醫院急救。 便血小心痔瘡 便血:血從肛門而出,或隨大便挾雜而下,或下純血。一般認為消化道出血量在50毫升以上即可出現黑便。由於血紅蛋白中的鐵在腸管內與硫化物相結合而生成硫化鐵,故大便呈柏油樣黑色。嘔血者多有黑便。 便血的原因較多,幾乎全消化道出血均可引起便血,但常見原因有: ①上消化道出血(見嘔血)。 ②小腸出血,如腸結核、局限性腸炎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 、小腸腫瘤、腸套疊等。 ③結腸出血,如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結腸癌等。 ④直腸出血,如直腸癌、直腸損害、痔、肛裂等。 ⑤其他疾病,如各種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熱、傷寒與副傷寒、鉤蟲病、維生素缺乏症等。 便血小心痔瘡 痔瘡引起的便血大多無痛,往往是間歇性便後出鮮血。病人常在便池中滴入鮮血,不與糞便相混,嚴重的患者會噴射狀出血,這可能是由於排便時用力過猛擦破黏膜引起的。一般來說,便後出血會自行停止。便秘、糞便幹硬、飲酒及吃刺激性食物,是引發大便出血的誘因。 除上述常見病之外,直腸息肉、下消化道出血、潰瘍性結腸炎、直腸血管瘤、憩室病、家族性息肉病等,也會導致不同程度的便血,需要作具體的檢查才能鑒別。 總之,一旦出現便血,患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