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吞咽困難型頸椎病
問題
【外科】
【歸檔】 14年07月28日
吞咽困難型頸椎病
網友回答
食管壓迫型頸椎病又稱吞咽困難型頸椎病,主要由於椎間盤退變繼發前縱韌帶及骨膜下撕裂、出血、機化鈣化及骨刺形成所致。此種骨刺體積大小不一,以中、小者為多,矢狀徑多小於5毫米,在臨床上相對少見,易被誤診或漏診。
治療1.一般治療早期頸椎病,主要表現為頸部和肩背部酸痛發緊、頭痛、頭暈、上肢麻木,程度較輕,可先不做特殊治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調節:(1)注意適當休息 避免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工作過度緊張及長時間持續保持固定姿勢等,將導致神經肌肉的過度緊張,強化頸椎病症狀。(2)改變用枕習慣 頸椎的生理曲度(簡稱頸曲)並非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會出現退行性改變、頸椎骨質增生,從而使頸曲發生改變,甚至使頸曲變直或反張彎曲。再有,當人們長期姿勢不當、生活習慣不良,比如長時間低頭工作、睡高枕或頸部外傷、外感風寒時,頸椎的生理曲度也容易發生改變。頸曲的改變或消失,往往意味著椎體穩定性變差,椎間隙變窄,椎間孔變小,椎體退變,神經受壓以及頸伸肌慢性損傷。(3)積極鍛煉 特別是頸肩背部肌肉的鍛煉,正確的鍛煉可以強化肌肉力量,強化正常的頸椎生理曲度、增加頸椎生物力學結構的穩定性,同時促進血液淋巴的迴圈,有利頸椎病的恢復。(4)可使用熱敷 對於緩解局部神經肌肉緊張有一定作用。2.手術治療有以下幾種情況之一的頸椎病患者應考慮手術治療:(1)症狀反復發作,經三個月保守治療無效,且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品質的;(2)除持續性疼痛外,還有神經功能異常表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