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情緒障礙
兒童情緒障礙(1)愛是前提:在凝聚力很強的家庭內,愛是溝通思想感情的橋樑。 (2)心平氣和:大人一激動,便可以講出一些隨後自己也追悔的話,如果有怒氣,先壓一壓,待情緒穩定後再說,我們對成年人並不輕易發火,這個態度同樣適宜對待自己的孩子。 (3)話不宜多:嘮叨不休往往導致子女充耳不聞,這種說教經常用“當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作開場白,繼之以“將來你就會明白的”之類的詞句,由於孩子生長在現實環境中,家長教育最好用流行的語言因勢利導,就事論事。 (4)尊重孩子:要給予子女在討論日常家務時的發言權,有事跟孩子商量商量,事情總好辦些,同時也好借此讓他意識到其在家庭中的地位與身份。 (5)耐心傾聽:孩子有話讓他說完,別隨意打斷話頭,等他講完後,不妨把他的主要意思複述一遍,弄清究竟,然後提出建議,如果孩子丟掉了心愛之物,即使那東西對大人微不足道,家長也要有足夠的耐心來滿足孩子稚朴的童心。 (6)掌握時機:談家常最佳時刻是就寢前,開頭可問問孩子當天諸事是否順利等,你一言我一語,交換看法,增進瞭解,另一談心的黃金時間是趁小孩子隨大人幹家務活之際。
兒童情緒障礙童年情緒障礙產生原因較多,多數學者認為與心理因素和易感素質有關。 1.心理社會因素 兒童的生活較成人單純,但在家庭和學校等環境中,也會遇到各種心理社會方面的應激因素,如父母的過分保護或過分苛求、態度粗暴等家庭及學校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意外生活事件的驚嚇、身處矛盾無法解決等均能對兒童心理活動造成不良影響,引起過分而持久的情緒反應。 2.遺傳因素 父母將遺傳基因傳給子代,子代不僅繼承了父母的體形外貌,也包括個性和情緒反應特徵。該病的發生多是由於患兒具備遺傳性易感素質與人格類型(如情緒不穩定和內向型性格的人),加上外環境作用于易感素質的結果。據報導,雙生子同病一致率占47%,患兒家族中有相同病者占16.9%。 3.兒童時期患嚴重的軀體疾病 在疾病治療的過程中兒童容易產生情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