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藥結腸炎
中華醫藥結腸炎:結腸炎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起病多緩慢,病情輕重不一,主要臨床表現腹瀉、腹痛、粘液便及膿血便、裡急後重、甚則大便秘結、數日內不能通大便;時而腹瀉時而便秘,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復發作。腹痛一般多為隱痛或絞痛,常位於左下腹或小腹。其它表現有食欲不振、腹脹、噁心、嘔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壓痛,有時能觸及痙攣的結腸。常見的全身症狀有消瘦、乏力、發熱、貧血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惡化或初次發病就呈暴發性,表現嚴重腹瀉,每日10-30 次,排出含血、膿,粘液的糞便,並有高熱、嘔吐、心動過速、衰竭、失水、電解質紊亂、神志昏迷甚至結腸穿孔,不及時治療可以造成死亡。
中華醫藥結腸炎:多數慢性便秘患者僅表現為排便困難,糞便幹結,數天甚至1周才排便一次,排便時可有左腹痙攣性痛與下墜感,部分病人訴口苦、食欲減退、腹脹、下腹不適、排氣多或有頭暈、頭痛、疲乏等神經官能症狀,但一般都不重。急性者則在原有規則的排便習慣下,無特別的原因,於短期內發生便秘,尤其中老年人應特別注意直腸和結腸的癌腫。伴有劇烈腹痛、嘔吐或便血者,則應考慮急性腸道阻塞引起的便秘。一般體檢常可在降結腸或乙狀結腸部位觸及痙攣的腸管或糞塊,但在排便後則消失。腸梗阻者則常有腹脹、腹痛、腸型及腸蠕動波。
中華醫藥結腸炎:伴隨症狀 腹痛伴隨發熱提示炎症、結締組織病、惡性腫瘤等;伴嘔吐提示食管、胃或膽道疾病;嘔吐量多提示有胃腸梗阻;伴腹瀉提示腸道炎症、吸收不良、胰腺疾病;伴休克,同時有貧血提示腹腔臟器破裂(如肝或脾破裂或異位妊娠破裂),心肌梗死、肺炎也可有腹痛伴休克,應特別警惕;伴尿急、尿頻、尿痛、血尿等,表明可能泌尿系感染或結石;伴消化道出血,如為柏油樣便或嘔血提示消化性潰瘍或胃炎等;如為鮮血便或暗紅色血便,常提示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癌、腸結核等。
中華醫藥結腸炎:因慢性腹痛的病因亦甚多,對每例慢性腹痛患者而言,也應根據其腹痛的特點、規律及疼痛部位做出初步診斷。不少情況下,需要排除有關疾病,做出其腹痛的病因診斷。然而,為了減輕患者的腹痛,在未明確診斷前,可以應用鎮靜藥、解痙藥或者一般的鎮痛藥,但不應給予呱替啶(杜冷丁)等強烈的鎮痛藥。一般而言,空腔臟器病變引起的腹痛,應用抗膽鹼藥(如阿托品、丁溴東莨菪堿),腹痛常能夠得到緩解;而實質性臟器所致的腹痛,常需應用鎮痛藥(如布桂嗪或曲馬朵等),其疼痛才能緩解。因此,根據應用解痙藥或鎮痛藥後腹痛緩解的情況,可初步判斷患者是空腔臟器的病變可能性大,還是實質性臟器的病變可能性大。爾後,再選擇有關的檢查來協助診斷。
中華醫藥結腸炎:適宜食物:虛寒證,飲食以溫熱為宜,可適當選用薑、蔥、芥末、胡椒、大蒜、韭菜等作調料。多選用溫中益氣之品,如羊肉、牛肉、南瓜、扁豆、山藥、蓮子、胡桃、龍眼、大棗、栗子、豆製品、乳類、蛋類等。氣滯證,白蘿蔔、大蒜、韭菜、香菇、柑橘等有行氣溫中作用。血瘀證,飲食以易消化之溫性食品為主,山楂、酒釀有行氣活血功能。食滯證,鼓勵患者食用蘿蔔、金橘、橘子、蘋果、山楂等有寬中理氣消食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