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遺傳性小腦性共濟失調能治好嗎?
問題 【內科】 【歸檔】 15年05月05日

遺傳性小腦性共濟失調能治好嗎?

問題描述 遺傳性小腦性共濟失調能治好嗎?
網友回答
2015年05月05日 10:34

這個要看具體的情況,一般這個需要具體檢查後針對堅持治療的。

2015年05月05日 10:34

你好,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症是以進行性小腦共濟失調,眼、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及反復的上呼吸道感染為特點的神經皮膚綜合征。女孩發病較男孩多。本病最明顯的改變是球結膜血管擴張,以後出現眼瞼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其次是面部、耳及頸部皮膚毛細血管擴張。有時皮膚還可見到咖啡牛奶斑、色素脫失斑等改變。神經系統症狀最早表現為小腦共濟失調,開始表現在走路時,生後18~24個月開始出現症狀,也有晚到5歲後才開始起病,病兒出現運動不協調、走路步態不穩、用手指鼻不準確等,到12~15歲發展到完全不能走路。隨著病程進展,智力逐漸減退。本病患兒常有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史,或肺炎、鼻竇炎反復發作。查血免疫球蛋白(lgA)減少。治療本病主要是針對共濟失調進行醫療體育訓練,重點訓練走步。在肌力沒有減退的情況下,肢體運動的協調動作失調,不平穩與不協調,稱為共濟失調。【病因和機理】機體任何一個簡單的運動必須有主動肌、對抗肌、協同肌、固定肌四組肌肉的參與才能完成,並有賴於神經系統的協調與平衡。脊髓後索的薄束與楔束貫穿脊髓之全長,薄束傳導軀幹下段與兩下肢的深感覺,楔束傳導軀幹上段與兩上肢的深感覺。從後索發出的纖維在延髓交叉,經對介的丘腦而到大腦皮質,後束傳導肌肉、關節與肌腱的深感覺、肢體在空間中的位置、肢體運動的力與範圍的衝動、以及部分感覺與兩點鑒別感覺。前旋系統向心傳導平衡資訊,引起平衡反應。小腦是維持軀體平衡、共濟運動和肌張力的重要中樞。這些結構的功能又都是在大腦皮質的統一控制下完成的。深感覺、前旋系統、大腦和上腦的病損均可發生共濟失調,分別稱為感覺性、前旋性、小腦性和大腦性共濟失調。關於共濟失調的治療,目前神經細胞重生療法治療共濟失調效果顯著。